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岳麓版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岳麓版

ID:29586301

大小:309.56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21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岳麓版_第1页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岳麓版_第2页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岳麓版_第3页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岳麓版_第4页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考点1

2、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中央集权的加强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确立——隋唐①职责: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②特点:分工明确,互为补充,相互牵制。③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加强了皇权;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2)发展:宋代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但相权已被分割。设枢密院管理军政,设三司管理财政,宰相只保留行政权。(3)废除: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唐朝中

3、书省与元朝中书省的区别唐朝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只能参与决策。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2.选官制度(1)发展概况时期选官制度标准西周世卿世禄制血缘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军功汉武帝开始察举制和征辟制孝廉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门第隋唐时期科举制才能(2)科举制度①产生和发展:隋文帝时开始分科取士,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代形成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②作用: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

4、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3.监察与谏议制度(1)监察制度①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②历程秦朝“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掌管监察汉代专设御史府,长官即为御史大夫;汉武帝时设立刺史宋代通判有监察地方的职责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在中央设都察院及六科给事中,在地方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2)谏议制度①目的:监督皇帝的言行和决策。②演变(3)评价①作用: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②局限: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

5、败和低效现象。4.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宋初集权措施(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①背景: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但诸侯国与中央矛盾激化,导致“七国之乱”。②措施: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监察地方。酎金夺爵和刺史制度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①背景:唐代“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林立的局面,后演化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②措施领域措施表现作用军事收精兵编练禁军,归“三衙”统领,但发兵之权归枢密院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政治削实权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

6、权力;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设通判向朝廷直接奏报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武臣拥兵作乱经济制钱谷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③影响a.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b.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一)汉到元皇权与相权之争史料一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①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史料二 (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

7、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②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元]脱脱《宋史》[学会读史]史料一说明汉唐以来宰相权力的不断削弱,①“名尤不正”指宰相权力与地位不相符。史料二说明宋代宰相权力被分割,②指宰相的军权和财权被分割。[学会用史](1)史料一反映了古代宰相的地位如何?你怎样理解史料一中的“名尤不正”?【提示】 地位:古代丞相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统领百官的重要助手,位高权重,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理解:“名尤不正”表明唐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

8、事,分割了宰相权力,与实际宰相地位不相符。(2)史料二反映出宋代是怎样分割相权的?【提示】 宋代设置“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思维拓展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1)特点①相权三分: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执行。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②职掌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诏令由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经由三省处理。③节制君权:皇帝所颁诏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9、(2)演变趋势①“三省六部”是自魏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变。②三省制,不同时期的统治者都进行过一些有利于强化皇权的调整和补充。宋代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枢密使、三司使,实际是分割宰相的权力;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实行一省制,但威胁了皇权;明代废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制等。不过总体趋势是削弱、分割相权,直至废除丞相,其实质是强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