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22094
大小:66.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洋务运动学案 川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课 洋务运动【目标要求】1.识记与理解: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简评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2.能力与方法: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开展的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世界走进中国、中国开始
2、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创办、新式海军的建立、新式学堂的设立、留学教育的开始,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通过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的辩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教训。【预习导学】1. 派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的统治。这一派别在中央以 为代表,在地方以 、 、 、 为代表。从 世纪 年代到 年代,他们掀起了 运动。2.19世纪60年代至年代
3、,洋务派提出“ ”的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曾国藩创办的(第一个近代兵工厂),曾国藩、李鸿章合办了 (最大的军事企业),左宗棠创办了 。3.19世纪年代开始,洋务派又打出“”的旗号,兴办一批为军事工业服务的民用企业,主要有: 和 (李鸿章创办)、 和 (张之洞创办)。洋务派兴办了 等一批新式学堂,选送第一批学生出国留学,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和外交人才。还筹建了、、三支海军。4.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 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 的开端。【问题探究】洋务运动兴
4、起的原因、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创办了哪些企业?取得了哪些成绩?结局如何?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它?【例题精析】例1.(2008连云港)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大生纱厂D.汉阳铁厂【解析】A项是曾国藩、李鸿章创办的,B项是左宗棠创办的,C项是张謇创办的。故选D。例2.(2008年南京)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兴办新式学堂D.派留学生出
5、国【解析】A项属于练兵、制器(军事工业),其余三项皆不属于此内容。故选A。【目标检测】1.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①解除内忧外患②实现强兵富国③发展国内经济④维护清朝统治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主要代表有()①林则徐②邓世昌③奕④曾国藩⑤李鸿章⑥左宗棠⑦张之洞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⑥D.③④⑤⑥⑦3.下列不属于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的是()A.安庆内军械所B.轮船招商局C.江南制造总局D.福州船政局4.下列属于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有()①安庆内军械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开平矿务局④轮
6、船招商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5.下列属于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企业有()①江南制造总局②轮船招商局③汉阳铁厂④湖北织布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D.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维护了清朝统治7.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挽救民族危亡B.创办军工企业C.开办民办工业D.维护清朝统治8.“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在此观点指导下,
7、李鸿章创办了()A.近代军事工业B.近代民用工业C.近代海军D.新式学堂9.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最为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目的10.在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是()A.培养人才B.创办军事工业C.筹划海防D.创办民用工业11.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打在中国背上的一鞭
8、,使中国开始了()A.维新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2.“上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