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训中展示课的一些看法.doc

对培训中展示课的一些看法.doc

ID:29011651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5

对培训中展示课的一些看法.doc_第1页
对培训中展示课的一些看法.doc_第2页
对培训中展示课的一些看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培训中展示课的一些看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培训中展示课的一些看法流塘小学余燕珊在这次暑假的数学培训中,培训中心安排了三节精彩的展示课。曾东槐老师的《图形的旋转》,曾慧妮老师的《分数的再认识》,张永华老师的《认识角》。因为本人有教学四年级和五年级的经验,对自己教过的内容了解比较深刻.所以听了“双曾”的课,不知不觉会联想到自己的课,并与之进行对比,在发现自己的不足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课提出自己的看法.曾东槐老师的《图形的旋转》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抽象出数学概念.课伊始,曾老师借助奥运热创设情境:播放了奥运体操项目的比赛情况,从而引入课题图形的旋转.然后为了让学生更

2、好的理解“中心点”教学设计了“猴子荡秋千”并刻意安排一只猴子抓着“中心点”,引发学生思考“哪只猴子觉得没意思?”在认识“中心点”后紧接着做“找中心点”练习“找中心点”中也有意设计了同一个转筒不同得旋转方向,过渡到方向的学习,从生活中的“向左转,向右转”到数学中的“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同样设计了用手比划一下,加深顺时针与逆时针的理解;在播放停车杠上摆录像,让学生尝试用“停车杠绕中心点o,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多少度”(线段的旋转);接着开始讲授图形的旋转,引导学生用“图形1绕中心点o,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多少度得到图形2.”并进行相关的练

3、习.曾老师的这节课的特点是教学目标很明确,步骤清晰并且很细,可以总结为“三步曲”:第一,理解中心点、方向、角度.第二,引导学生用“图形1绕中心点o,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多少度得到图形2.”第三,再一次回归生活,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有意识得提高.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第一步和第三步.第一步:让学生正确理解了中心点、会判别方向以及度数的准确判断.回顾本人的教学,这三个内容没有单独清晰讲解,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因为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学生会用“图形1绕中心点o,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多少度得到图形2.”而影响图形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

4、、度数没有解决将无法实现此目标.所以说曾老师已经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第三步,这个联系生活,把抽象的数学方法又回归在现实生活的解决问题中,要有提高的部分,却是令人回味无穷.而最不成功的地方是第二步,恰恰是最重要的一步:引导学生用“图形1绕中心点o,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多少度得到图形2.”在下课为止,学生还不能正确地用这句话描述图形的旋转.本人认为这与老师教学过程的把握有关.在学生掌握了中心点、方向、度数后,曾老师总结:“也就是说旋转要说出中心点、方向、度数.”而此时此刻的学生对这句话却“无动于衷”,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有这三要素,也不明白在

5、描述图形旋转中一定要说出这三要素.加上第一个同学站起来说一说的时候,出现了错误,曾老师在此并没有“强硬”指出,并把这种正确的描述方法加深,以至于后面学生在说一说环节中都不尽人意,而老师却只能自己补充要素,学生依然“我行我素”.要让学生在一节课就掌握这个教学重点确实有点难,对曾老师的要求也有点苛刻.在我的教学中,尽管老师不厌其烦讲了又讲,还是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掌握.所以开始思考“强硬”的要求是否有必要,老师在该强势的位置是否该强势起来?然后是关于情境创设的思考.第一,曾老师借助奥运热创设情境,效果只有一个吸引学生眼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却没有

6、涉及到《图形的旋转》内容上的联系.因为体操中的旋转不是一个简单的、典型的图形旋转,特别是中心点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是一个蕴涵了很多知识的复杂旋转.第二,虽然本课时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紧密,但是却让人觉得“目不暇接”:为了出示中心点创设“猴子荡秋千”;为了说明方向设计了不同旋转方向的转筒;为了提出度数,播放了停车杠上摆录像……显得十分刻意、生硬.能不能只创设一个情境就可以说明所有的问题?例如就用“猴子荡秋千”的情境能不能有效地讲授中心点、方向、度数,甚至是以后的用“图形1绕中心点o,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多少度得到图形2.”?按我的想法应该

7、可以.这样的课堂虽然缺少了“花俏”的外衣,却收获了“朴实”的美.总的来说,曾老师的《图形的旋转》还是一堂不可多得的好课.只是我这个局外人有点“吹毛求疵”罢了.曾慧妮老师的《分数的再认识》是我上公开课的内容,更是影响深刻.一直以来曾慧妮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觉都是浑然一体、实实在在、扎扎实实.这也是我课堂追求的目标.曾老师沿用了数学教材中创设的“拿铅笔”情境,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修改,更加丰富了“拿铅笔”的情境,并且更好的衔接了新旧知识.课本中的“拿铅笔”活动只进行了一次,结果是都拿出盒子里铅笔数的,结果却不一样,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开

8、始探索“为什么都拿出盒子里铅笔数的,结果却不一样”,最后通过学生的猜想——讨论——验证,得出由于整体“1”不一样,部分量也不一样的结论.这就是分数再认识的“再”字所在.我在上公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