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602286
大小:10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1
《比较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论文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此表由评阅人填写评价项目满分得分总分教师签字选题正确15论点、论据40材料、数据20写作规范性15字数要求10论文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26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题目:比较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学生姓名XXXXX专业XXXXXXXX层次XXXXXX批次XXX学号XXXXXXXXXXXXX学习中心XXXXXXXXXXXXXXXXXXXX年XX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摘要先秦时代,思想极为活跃,各种学派著书立说,展开争鸣,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与墨家。墨家“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影响深远。本文着力探讨两种关于爱
2、的观念的异同。关键词:兼爱仁爱墨子孔子....目录1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的的主要内容………………12墨家“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的共性…………………………13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的区别………………………3参考文献…………………………………………………………………6....1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的的主要内容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节用”等思想,构成了墨家学说的核心。其中,“兼爱”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
3、内容,如穿珠之线,贯穿“非攻”、“天志”、“明鬼”、“节用”等思想。亦如梁启超《墨子学案》所言:“墨学所标纲领,虽说十条,其实只从一个基本观念出来,就是‘兼爱’”。关于“兼爱”,甚至曾批评墨子“无父”、“禽兽”的孟子亦言:“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家思想的精义在于“兼爱”,“兼爱”是墨家的重要理论思想,而“兼爱”思想的核心内容则是“兼”。墨子倡导“兼爱”不是停留在空泛的说教上,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要着眼于实利。“兼爱”论的提出,其普遍性、彻底性、平等性的特性,迅速吸引世人的眼光,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一时蔚为风潮。孔子的仁学观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
4、孔子关于“仁”的观念,发端于西周时期的人本思想。孔子吸收了西周时期“德”的观念发展形成的诸多成果,用“仁”概括了“德目”的众多内容,将“仁”的观念系统化,铸造起以“仁”为核心的哲学范畴——即“仁学观”,成为儒学和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根本观念导向。“仁”,即“爱人”,这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和爱心,它既是一种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通联系与相互关照,又是一种主体内在的意识自觉,是可以自己决定的道德自律和价值追求。2墨家“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的共性首先,墨子“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的本质都是“爱人”。“兼爱”指人类整体之爱。从时间、空间而言,爱是没有
5、时空限制,无论是对大区域、小区域的人,或是此方、他方之人,亦或是过去、现在、未来世的人,皆应平等的对待,爱他人如爱自己,彼此相爱,不分彼此。由此可知,墨家的兼爱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无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分,无有此方、他方之别,为对全人类的普遍之爱。儒家之“仁爱”以“仁”为先,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仁爱”建立在“亲亲”血缘关系基础之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次,墨子“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的基础都是“平等”。墨子的“兼爱”观在层次上有无差别之意。墨子批评儒家“亲亲有术、尊贵有等”....
6、的差等之爱,主张平等互爱,提出“兼相爱”的崭新观点。从而从根本上打破了等级和亲疏界限,使“兼爱”有了全新的意义。墨子认为不论国家大小强弱,都是天之国,都应该平等;不论上层统治阶级的天子、诸侯、公卿、大夫;还是被统治阶级的农民、工匠、庶子、农奴,都是天之民,在天之前,一律平等。这意味着应“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1]。其中显现的是视人如己,爱别人犹如爱自己的生命平等思想。墨子的“兼爱”观已经超越了血缘的限制,不分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和身份等级的贵贱高低,一律人己等视,视他人如自己,爱他人如爱自己,爱他人的亲人犹如爱自己的亲人,不
7、论阶级、贵贱,普遍无有差别地泛爱众人。儒家将“仁爱”的根本归于对“赋予”生命的父母的感恩和报答,把血缘亲情作为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和基础,视之为实现天下归仁的理论依据,赋予其至高无上的地位。按儒家的观点,一个人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一个人的成长是父母抚育的,没有父母的养育就没有一个人的生命和其后的一切。因此,父母的恩情是至大的,父母的功德是至上的。在儒家看来,父母对子女而言,绝不是养育与依赖的关系,而是一种根源与生长的关系,因此,提出了“孝”的概念,也就是顺从自己的父母。另外,在人际关系中,通过父母的纽带出现了其他的社会关系网,在血缘上最亲的当属一个人的弟兄姐妹,因
8、此,儒家又提出“悌”的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