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

ID:38670899

大小:31.9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7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_第1页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_第2页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_第3页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_第4页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摘要:孔子、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两位颇具盛名的学者,墨子主张“兼爱”,孔子主张“仁爱”,两位圣贤的这两种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观点。本文将对孔子“仁爱”以及墨子的“兼爱”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出孔子“仁爱”和墨子“兼爱”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分析出两种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启示。关键词:孔子仁爱墨子兼爱目录1“仁爱”和“兼爱”不同之处11.1阶级基础11.2内容不同11.3具体要求不同22“仁爱”和“兼爱”的相同之处32..1两种思想都主张“仁”32..2倡导公利,反对私利32..3注重实践43启示

2、5参考文献67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1“仁爱”和“兼爱”不同之处孔子倡导的“仁爱”以及墨子倡导的“兼爱”。这两种思想都注重对他人的关心,但两位圣贤的思想却有许多不同之处。在阶级基础,具体内容及两者实施要求有许多不同之处。1.1阶级基础春秋末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大变动,社会的生产力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带来了生产工具的发展,生产关系内大幅度的调整。奴隶的斗争使一些奴隶主失去了原来的地位,甚至无力维持生活。孔子就是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家庭背景决定了孔子强调等级差别,宗法制度和封建礼仪的思想主张,这就决定了孔子“仁爱”的思想是建立在亲人这个基础之上的

3、,“仁爱”是推己及人的一种爱,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然后再爱他人,“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墨子与孔子不同出自侠士,和很多农工失业流民以及刑徒苦役有很多的接触,墨子是这些贫苦百姓的代表人物。因此,更能体会老百姓的艰辛和疾苦,墨子的背景决定了其思想更多的反应社会底层的诉求,即博爱。1.2内容不同由于孔子所倡导的“仁爱”建立在亲人这个基础之上,所以他的思想强调亲疏贵贱,血缘尊卑,宗教程度,是一种由近及远的爱。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出自《中庸》)。从孔子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仁爱”的思想的出发点是爱亲人,爱亲人为其思想最重要之事,是“爱有差等”

4、。墨子的“兼爱”却不分轻重薄厚,亲疏贵贱,血缘尊卑,是爱无差等,是博爱。是普天所有人同等享受的爱。墨子云:“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可见墨子的“兼爱”要求人人平等享有爱,人人无私奉献,爱无差等。是一种远、近,无亲、疏,无高、低,贵、贱的爱。同时,墨子的“兼爱”不是单向的施舍,是一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互动的、双向的爱。墨子有云:“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可以看出,墨子提倡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爱,必须要付出自己的爱。1.3具体要求不同孔子有云:“夫仁者,

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白话文就是:要从自身的角度去考虑他人,如果自己有什么要求,就应该想到别人也会这样的要求,在想法设法满足自己要求的时候,也要想办法满足他人的要求。孔子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想接受的事情,不能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孔子的“仁爱”倡导达人先达己,欲人先欲己,爱人先爱亲,由近及远,最终达到“仁者爱人”这个高尚境7界。墨子的“兼爱”由于阶级基础,所以在墨子看来,社会的动乱的根源在于人们的“不相爱”,如果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兼相爱,交相利”。即互爱,礼尚往来,在

6、交往中大家都能获利。在“兼爱”这个思想的事实上,墨子推崇“必吾先以事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强调人们之间,互惠互利,互相帮助,对孔子的“亲亲”基础相对较排斥,提倡人们奉献在先,享受在后。2“仁爱”和“兼爱”的相同之处7孔子的“仁爱”的思想和墨子的“兼爱”的思想虽然在阶级基础上,具体内容以及实施要求等方面都有不同,但是两位圣贤的思想却在很多方面相通。两种思想都主张“仁”,提倡公利,反对私利,并且两种思想都注重践行。2.1两种思想都主张“仁”。孔子有云“推己及人、仁者爱人”。又比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仁之方矣。

7、”(出自《论语.雍也》)。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仁爱”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仁”的思想,提倡和注重“仁”是孔子“仁爱”思想的核心。墨子的“兼爱”也有许多“仁”的成分。《兼爱下》中有这样的语句:“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就是说仁者,就应该做对苍生有利的一些事,同时,阻住那些对苍生不利的事情。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墨子的“兼爱”思想之中蕴含着“仁”的思想。所以,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孔子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都非常注重“仁”,这是两种思想的异曲同工之处。2.2倡导公利,反对私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利”即

8、是“小利,私利”的意思。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对私利孔子的态度是否定的。对于臣子如何帮助君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