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芳++++++

朱伯芳++++++

ID:28391292

大小:18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9

朱伯芳++++++_第1页
朱伯芳++++++_第2页
朱伯芳++++++_第3页
朱伯芳++++++_第4页
朱伯芳++++++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伯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朱伯芳朱伯芳,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历任安徽省佛子岭、梅山水库工程指挥部工程技术科技术员,水利部治淮委员会设计院水工室组长、工程师,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高级工程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参加了佛子岭、梅山水库连拱坝及响洪甸水库拱坝的设计工作。在混凝土温度应力、徐变理论、有限元方法、新坝型、坝工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在新安江、刘家峡、李家峡等水利工程中得到应用。水工混凝土温度应力的研究成果,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出版多部著作。人物简介朱伯芳,著名水工结构和固体力学专家,中国工程

2、院院士。我国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拱坝优化及混凝土坝仿真的创建者和奠基人。提出非均质弹性徐变体两个基本定理及有限元徐变应力隐式解法。提出了库水温度、温度荷载及重力坝、拱坝、船坞、水闸、浇筑块等一系列水工结构温度徐变应力计算方法,建立了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提出了结束“无坝不裂”历史的策略和技术,并已在部分工程实现。提出了拱坝优化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用优化方法设计的拱坝已建成170余座,可节约10%~30%。提出了混凝土坝仿真的一整套计算方法。提出的各种计算方法和设计准则获广泛应用,纳入我国重力坝、拱坝等设计规

3、范的即有14种。人物资料1928年10月17日出生于江西省余江县。1948年-1951年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51年-1956年参加治淮工程,先后参加了安徽佛子岭、梅山、响洪甸三水库的设计,任技术员、工程师、坝工组长。1957年-1969年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任工程师、组长,从事混凝土高坝研究,在中国开辟了混凝土温度应力、混凝土徐变理论等新的研究领域。1969年-1978年水利电力部第十一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大队任工程师、课题组长,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积极推广有限单元法;从1976年开始,开辟了拱坝优化

4、这一新的研究领域。1978年--至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研究室主任、兼任水利部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84年被授与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人物简介朱伯芳1928年10月17日出生于江西省余江县马岗下朱村的一个书香之家。其祖父朱际春老先生系前清秀才,一生以教书为业;其父朱祖明先生,毕业于北平大学电机系,一生从事技术和教学工作。朱伯芳从小学到中学,正值抗日战争时期,生活与求学之路,颠沛流离,历尽坎坷。敌寇入

5、侵,国运危殆,激励着他勤奋学习,各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解放前江西余江极少工业,当地比较现代化的设施只有一条浙赣铁路。朱伯芳中学时代的人生目标,就是希望做一名铁路工程师,1948年从南昌一中高中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交通大学土木系。进入交大后,因为经济拮据,只好半工半读,一边读书,一边做家庭教师。大学生活开阔了眼界,他立志都市规划建设,大学三年级选择了市政工程专业。然而,一场天灾改变了他的命运。1950年淮河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水,国家成立了治淮委员会,并决定华东、中南两个大区所有大学土木、水利系的四年级学生,中断学习参加治

6、淮工程。朱伯芳被分配到了安徽,参加佛子岭水库连拱坝的设计。国家原定这批学生一年后回校继续完成学业,但一年期满后,大坝的设计工作尚未完成,由于工作需要,他提前毕业,留在了治淮委员会。从此,他彻底放弃了都市建设的梦想,结束了求学生涯,开始了为之奋斗一生的水利事业。在淮河,朱伯芳参加了中国第一批建造的佛子岭、梅山、响洪甸三个混凝土坝的设计。为中国从无到有掌握现代混凝土坝设计技术作出了贡献,并有所创新。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方针,中央各部门均成立科研院所。水利部在北京成立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朱伯芳于1957年调至该院从事

7、混凝土高坝的研究工作后,在中国开辟了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混凝土徐变两个新的研究领域,建立了完整的计算分析和理论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已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广泛应用。“文革”期间,水科院被撤消,朱伯芳被下放至河南三门峡工地,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他仍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在有限元及温度应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1978年他回到重建的水科院后,积极从事拱坝优化、有限元仿真及温度应力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大量高水平成果。朱伯芳获得的主要奖励有:1956年,安徽省先进工作者;1982年,以“水工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

8、三等奖(第一获奖者);1984年,获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1988年,以“拱坝优化方法、程序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奖者);2000年,以“混凝土高坝全过程仿真分析及温度应力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奖者)。朱伯芳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