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陈维新教材部分习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行列式习题1.11.证明:(1)首先证明是数域。因为,所以中至少含有两个复数。任给两个复数,我们有。因为是数域,所以有理数的和、差、积仍然为有理数,所以。如果,则必有不同时为零,从而。又因为有理数的和、差、积、商仍为有理数,所以。综上所述,我们有是数域。(2)类似可证明是数域,这儿是一个素数。(3)下面证明:若为互异素数,则。(反证法)如果,则,从而有。由于上式左端是有理数,而是无理数,所以必有。所以有或。如果,则,这与是互异素数矛盾。如果,则有,从而有“有理数=无理数”成立,此为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从而有。同样可得。(4)因为有无数个互
2、异的素数,所以由(3)可知在和之间存在无穷多个不同的数域。2.解:(1)是数域,证明略(与上面类似)。(2)就是所有的实部和虚部都为有理数的复数所组成的集合。而复数域。(3)不是数域,这是因为他关于除法不封闭。例如。3.证明:(1)因为都是数域,所以,从而。故含有两个以上的复数。任给三个数,则有且。因为是数域,所以有且。所以。所以是数域。(2)一般不是数域。例如,我们有,但是。习题1.22.解:项的符号为习题1.31.证明:根据行列式的定义==0。所以上式中(-1)的个数和(+1)的个数一样多,(-1)是由奇排列产生的,而(+1)是由偶排列产生的
3、。同时根据行列式的定义这里包括了所有的阶排列,故可以得到全体阶排列中奇排列的个数与偶排列的个数一样多,各占一半。2.解(1)=;(2);(3);(4)=。(5)。3.解:(1)。(2)左端==右端。(3)。(4)原式(先依次)=。。。=。(5)原式(先依次)=。。。=。4.解:设展开后的正项个数为。则由行列式的定义有。又因为(利用)(下三角行列式)。所以有。5.证明:(1)左端=右端。(2)利用性质5展开。6.解:(3)与上面3(3)类似可得。7.解:利用行列式的初等变换及性质5。8.解:。9.证明:设原行列式=D。则对D进行依次如下变换后所得的
4、行列式D′第一列由题设中所给的5个数字构成。从而由行列式的定义可知D′可被23整除。又由行列式的性质知D′。因为23是素数,且不可能被23整除,所以D可以被23整除。习题1.41.解:(1)=;(2)=;(3)方法一+=;方法二逐次均按第2行展开可得同样结果,具体解法可参见下例。(4)逐次按第2行展开===;(5)==;(6)==;(7)换行后可得到范德蒙行列式;(8)先把第一行加到第三行,再提取第三行的公因式,换行后可得到范德蒙行列式。2.解:(1)+=;(2)=1+;(此处有笔误)(3)=,据此当时,原式=;当时,原式=。3.解:(1)将按第
5、n列展开得:=+=。(2)略(参考课本例中的叙述)。4.解:(1)交换行、列后得到三角块行列式,然后利用例1.4.6的结果;或者直接利用Laplace定理。(2)左端先做变换,再做变换,然后利用P30推论。5.解:(1)==;(2)=;(3)利用初等变换。附加:P30推论的证明:证(1)将第r+1列与r列交换,由将新的r列与r-1列交换,如此继续,直到将第r+1列交换到第1列,这样共交换r次;再将第r+2列如上方法交换至第2列,也交换了r次,如此继续直到将r+s列交换至第s列.于是交换了rs次后得到=将所得行列式的第r+1行依次与第r行,r-1行
6、,……,第1行交换.交换r 次后,r+1行交换至第1行.类似地交换r次后将r+2行交换至第2行,……,交换r次后将第r+s行交换至第s行,于是交换rs次后得:(2),(3)思路与(1)类似,证明过程略去。习题1.52.解:计算得=根据克拉默法则,当时,即时,原方程组只有零解。习题1.61.证明:方法一归化==右端.方法二归纳法当时,=结论成立.假设时结论成立,即有则当时,将的第n列看成1+0,1+0,……,1+,故可表示为2个行列式之和,而第2个行列式按第n列展开可算出为从而=+而=.所以=+=+==右端.方法三递推由证明(二)可知与存在以下递推
7、关系:=+所以=+====右端.方法四加边法===右端。2.证明:(1)注意当把行列式按第n列展开时,得到的递推公式中有三项,故归纳法第一步应验证n=1,2时均成立。而归纳法第二步应假设当时成立,去证明当n=k时成立。3.解:(2)先把除第一列外的所有列都加到第一列,然后提出第一列的公因子;再依次;然后按第一列展开,再依次;最后按最后一列展开。4.解:通过倍加行变换易知f(x)的次数最大为1;又因为如果全取零,则有f(x)=0。所以选(D)。5.看自己或别人的作业。6.解:方法一:利用课本中例1.4.3的方法。方法二:设。则有f(x)中的系数为。
8、又因为(范德蒙行列式),所以f(x)中的系数为。。。所以可得。第一章线性方程组习题2.12.证明.因,说明不全为零,故当某个,通过适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