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31106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初中汉语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手段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汉语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手段的运用传统中学汉语教学属于语文知识层面教学,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由于语文本身包罗万象的特性和学生认知心理尚未成熟,课堂里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却听得兴味索然的景象。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样,直观形象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体味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确地把握文
2、章的内涵。例如教《听潮》时,上课伊始,切入大海涨潮的一段录像,那波澜壮阔的画面和呼啸而至的潮汐声,能让没有见过大海的同学耳目为之一新。传统的汉语课,一篇课文至少要用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深一些的课甚至要讲一个星期,而老师仍然觉得没讲透,学生仍然难以理解。运用多媒体上语文课则不同,它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了。在初中低年级学生中进行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汉语听、说、读、写的四项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成段表迗的能力;并
3、在语言教学中渗入文化的内容。我们根据“精讲多练”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用多种手段鼓励学生尽量多地进行表述。我们的教学环节是:一、视把每篇课文分成几个部分逐一地给学生看,每次只看一个段落,让他们叙述,同时造成悬念,引起他们继续观看的兴趣。对每一部分内容放的次数不宜过多,避免他们的疲劳和反感。做到每看一次,都是有目的地再一次观察。所以在视的环节上,必须注意让学生分阶段有明确目的地看,同时循序渐进地设置不同的观看重点,保证了教学的质量。二、听“听”就是听懂剧中的台词。它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如果听不懂台词,就不能正确了解
4、剧情,就会影响“说”的正确性。由于录像的视觉形象太丰富,可能对听有干扰,所以在教学中采取关闭画面、集中精力的方法,去对学生进行有关的听力训练。三、说分阶段进行两种练习。第一种单项练习,即学生回答老师的阶段性问题。第二种综合练习,即学生总结各阶段的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成段表达的训练,包括两个方面:学生对画面直接模仿性描述和学生进行有关事件的描述。四、写做为说的补充,一般为每课后的作业,目的是把课堂上的语言交际练习落实在笔头上。它并不是对课堂表迗的简单重复,而是对课堂教学中“说”的内容的复习、巩固和对自己的“说”
5、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语言规则包括语言自身的规则和语言运用规则。初中学生经过几年学习,对汗语言的内部结构规则已有了大致了解,掌握了日常生活用语,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技能。特别是蒙古族学生出于对汉文化的向往,希望更深入地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想用自己学会的汉语去同汉族人进行交流。但是,汉族和蒙古族文化差异常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迷惑、焦虑、甚至反感,这些直接影响着交际技巧的使用,更影响着交际效果。因此,对汉语教学中,影响交际的文化因素的导入势在必行。以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常常是盲目的、自发的,零散于教材各处。学生也
6、是在无意识、不自觉中间接地接受着。“结构、功能、文化”的结合法,强调将制约言语交际的文化因素分解成点项,设计出训练形式,形成具有规则的、体现系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训练中能感悟到并逐渐变成交际中的自觉主动行为。直观画面中大量的交际场景,话题的语境,人物的体态动作等,使抽象的语言及难于理解的文化点项,变得具体、清晰而易于体悟,印象深刻,还易于引出感兴趣的话题,把画面变成准交际场景。学生利用辅教网可直接参与语言实践,把刚刚了解的文化点项,变成语言,付诸交际。这样,由机械的模仿,到灵活的模仿,直到脱离画面,迗到创造性的
7、自如表达。最后使用电脑这种文字处理器,完成书面作业。因为汉语中的文化因素是潜在的、隐性的,它以各种表迗方式,隐含在各种功能之中。学生把它们变成文字,就可以集成知识的系统。这不仅强化了学习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汉字输入能力这种很实用的技能。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不妨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教学性为出发点。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以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主要目标。使用多媒体与否,关键是看能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能否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即以教学性为出发点。如果不根据实际,只是一味地赶时髦,不仅不能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反而会
8、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第二,以学生为中心。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汉语教学,究竟是为了促进教还是为了促进学?目前,人们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较多考虑的是教的因素,即如何通过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师教的质量。笔者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上,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中心,比如:课件制作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力和理解力;课件制作应充分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一切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