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静脉留置针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和护理体会

腋静脉留置针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和护理体会

ID:28316554

大小:5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腋静脉留置针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和护理体会_第1页
腋静脉留置针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和护理体会_第2页
腋静脉留置针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和护理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腋静脉留置针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和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腋静脉留置针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和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腋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头皮静脉输液治疗,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保留时间、主要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保留时间、主要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腋静脉穿刺方法:将患儿置开放式抢救台上

2、,将一侧手臂轻轻拉直背伸,腋窝呈水平暴露,不用止血带。左手拇指及其余四指轻握该侧三角肌下缘使腋窝处皮肤绷紧,腋静脉位于腋动脉的内侧,颜色呈蓝色无波动,常规消毒后将留置针在腋静脉下方0.5〜1.0cm处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将留置针针芯拔出,软芯轻轻送入接肝素锁,用3M透明敷料固定,手臂恢复自然位置[2]。连接输液装置,调整滴速。对照组:静脉留置针同实验组。选择头皮静脉,常规消毒,右手持针以15-30°进针,在针头斜面全部进入皮肤后,回抽注射器,见回血后缓慢进针至套管全部进入血管。如无阻力,有回血,再撤针芯,用3M透

3、明敷料固定,连接输液装置,调整滴速。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2结果观察2组患儿间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保留时间,主要并发症。3讨论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四肢血管皮下脂肪少,肌肉薄弱,无自主意识,且头皮静脉表浅细小、血管壁薄弱,管腔窄充盈度差,静脉输液易引起液体外渗、针头脱出和血栓阻塞针头,液体外渗时极易出现静脉炎,甚至局部坏死等缺血缺氧的改变,稍有不慎,即可引起不可逆的并发症,给患儿造成医疗性损伤,出现永久的疤痕。近年来随着留置针的普及,在早产儿间应用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对延长留置时间,减少

4、不良反应,提高穿刺成功率以及尽快建立静脉抢救通道起到了良好效果。腋静脉与腋动脉伴行,位于腋动脉前内侧,由贵要静脉下缘延续而成的,同时处于上肢近心端,血流丰富,输注时很快进入中心静脉被血液稀释,减少了对血管的刺激,且短腋静脉穿刺成功率较高,上肢充分外展时腋静脉浅表易见,较容易穿刺成功。极低出生体重儿腋窝底部外侧壁中心可见或隐约可见长约0.5cm的腋静脉,是留置针穿刺的最佳位置[3]。腋静脉穿刺时注意无菌操作,不严格可能造成感染甚至全身感染。穿刺前应用络合碘消毒整个腋窝及上臂的1/3,然后用酒精消毒两遍待干后进行穿刺,进针速度宜慢以

5、免伤及腋动脉。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尽量减少患儿向穿刺侧侧卧,以免影响静脉回流,如遇滴入溶液不畅,切勿用力挤压输液管,以免将小凝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留置后细心观察局部情况,留置时间不超过7d,每次用药后用肝素钠封管液正压封管。3M敷贴应3d更换一次,每次更换敷贴、头皮针、连接管、注射器时,应排尽空气以免空气进入引起空气栓塞。掌握药物的速度和压力,正确配置药液,所有的静脉营养液均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24h匀速输入。本研究结果表明:选用腋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95.3%,优于头皮静脉穿刺76.7%;腋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4.6±1.8

6、天,优于头皮静脉穿刺3.6±1.7;腋静脉主要并发症发生率7.5%,优于头皮静脉穿刺30.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