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02467
大小:61.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借助数学阅读,提升数学核心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借助数学阅读,提升数学核心能力[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阅读中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关键词]运用符号;质疑问难;变通句式;数学阅读[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02-052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由此可见,数学语言的养成尤为重要,而数学语言的形成就离不开数学阅读。一、阅读关键处:运用符号,提炼重点信息当数学材料的文字较为
2、烦琐、内容涉及面相对广泛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运用相应的符号对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标识,尤其是关键词语、数学名词、核心概念等难以理解的地方,先是绕道阅读,待全部读完之后,再根据自己的标记重新梳理、联系。运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数学阅读,不仅可以逐一理解关键性信息,同时也节约了阅读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如,苏教版教材有这样一道思考题:“甲、乙、丙三位师傅同时加工数量相同的零件。4天过后,甲师傅还剩53个零件,乙师傅还剩65个零件,丙师傅还剩34个零件。哪位师傅加工的零件最多,哪位师傅加工的零件最少?最多与最少的相差多少?”题目中涉及三
3、位师傅加工零件,数据多、逻辑性强,学生难以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逐字逐词地阅读,并用铅笔将关键的数量关系进行标记,比如“相同”“还剩”“最多”“最少”等,在阅读整道题之后,再对标记的词语进行细细品析,从而真正读懂题意,为厘清题冃屮的数量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奠定基础。在这一案例中,学生正是借助符号标记的方式,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成功准确地解读文木。二、阅读重点处:质疑问难,迈向知识本质思考源于质疑。没有问题的激发与引领,学生就没有思考的动力,更无明确的方向。在数学教学屮,教师必须紧扣阅读材料的核心之处,
4、在学生初步体验理解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质疑问难,先将问题的核心指向数学知识的木质,再将问题进行细化与分解,形成彼此相关、相互联系的小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激活自身的经验储备,逐一解决小问题,直至解决核心问题。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引导学生先阅读并学习教材中的内容,鼓励学生在阅读疑难之处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困惑与理解,并尝试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尔后,教师顺势为学生搭建认知平台,让学生交流自己阅读、学习“乘法分配律”的认知和感受。有的学生则相机提出了疑惑:“乘法分配律是不是一定要两数之和与同一个数相乘?”由
5、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紧扣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辨析,使学生最终认识到“不仅是两个数之和,三个、四个……之和与同一个数相乘都适用于乘法分配律;不仅两数之和,两数之差同样也适用”。从两个数到三个、四个……之和,从教材中的“之和”到“之差”,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知进行了全面的升级与拓展,主要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的相机质疑和质疑之后的深入阅读,促进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习得与超越。三、阅读省略处:变通句式,厘清数量关系很多数学题目为了营造相应的认知情境,会在题目的叙述中增添一些必要的非数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
6、,教师可以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必要的删除与提炼,该删繁就简的就缩句,该追问补充的就扩句,在适当的变通中顺应学生的认知思维。如不少分数应用题为了叙述方便,常常会将单位“1”的量省去,诸如“增加了20%”“降价15%”等,这可能会对部分学生理解题目的本意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追问的方式对原来的表述进行扩句,如“是比谁增加了20%?”“是比哪一种价格降价15%?”,让学生对题目中蕴藏的数量关系进行深入、精确地分析,真正读懂题意。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死板地让学生对数学题0进行机械、生硬地
7、阅读,而是在题目表述的留白处,激发学生在自我追问中对题目客观存在但被省却的内容进行拓展补充,以变通句式的方式,还原?}目的木意,为学生厘清关系、把握本质奠定了基础。总而言之,数学阅读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历练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策略和途径。在课堂教学屮,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数学材料之间的联系,给予学生方法指导,促进学生知识吸纳,让学生在形成数学语言的同时,提升数学阅读的能力。(责编李琪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