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39622
大小:68.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方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方法研究姚桂桃渭源县人民医院甘肃渭源748200【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折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多发性骨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各50例,研究组实施常规急诊救治与护理,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o结论:多发性骨折患者除了要加强急诊救治外,还应做好临
2、床护理,尤其要加强心理干预,才能提高疗效,并改善不良心理情绪,促进早日康复。【关键词】多发性骨折;急诊救治;护理;心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19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299-01多发性骨折属于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多因车祸、高处坠落等引发[1],木病患者发病突然,且病情较重,往往并发多种疾病,需采取急诊救治处理。为了进一步探讨多发性骨折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方法,我院实施了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次研究井计入选对象10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2年4
3、月-2014年12月接诊的多发性骨折患者,入院后皆及时确诊,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木次研究。随机均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15-64岁,均值38.4±1.9岁;车祸29例、高处坠落15例、其余6例。研究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12-63岁,均值38.1±1.8岁;车祸27例、高处坠落16例、其余7例。两组患者在前述资料上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比。1.2方法对照组入院后实施常规急诊救治与护理,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
4、预,具体包括以下措施:1.2.1急诊救治措施:患者入院后对他们的意识、出血及意识状态等情况进行观察,并及吋开通至少2条静脉通道,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输血与输液,保障他们的血容量充足;将患者头部偏于一侧,保障呼吸畅通,若奋呼吸梗阻则要及吋吸氧,若有异物进入呼吸系统,则要及时将异物去除,甚至可根据患者情况实施气管切开予以插管。此外,开放性骨折患者应先予以加压止血,若四肢出血的患者则要予以止血带暂吋止血,若有大面积创伤者则应采取纱布包扎加压止血,冋吋适当抬高肢体。止血完毕应加固骨折部位,避免移位,在搬动过程中也要加以注
5、意,避免损伤其他组织。1.2.2常规护理措施:患者进入病房后要及吋松解衣物,确保体位准确,并对呼吸道进行检查,保障呼吸畅通,并适当采取吸氧处理;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并对伤势进行观察,及吋建立静脉通路后补血与补液;密切对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尤苏是脉搏、血压、尿量与呼吸情况;及吋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止血处理,并对胸腔与脑颅等处骨折患者患者应加强重视,可能危急内脏或大脑,为此应对肢体其他部位实施固定,避免损伤。此外,护理人员急诊救治前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完善各项检查,对术中所需药物进行皮试,并备
6、皮与备血等。术后,则应积极指导患者适量运动,做好饮食指导与康复训练等。1.2.3心理干预:多发性骨折患者多为意外损伤所致,发生比较突然,患者根本无任何身心准备,针对如此突如其来的损伤,会给他们身心带来巨大伤害,极易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严重情况下会出现绝望、失望等悲观心理,为此护理人员应及吋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及吋发现他们的不良心理情绪,并予以心理疏导。告知他们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是可知治愈与康复的,而以不良心理情绪或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效果往往不佳,以此改善他们的不良情绪,提高他们的信心,
7、更好地接受治疗与护理。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并对比分析。其中焦虑采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而抑郁则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2】。1.4疗效评价标准本次研究采取的疗效评价标准[3】为:1)康复:治疗后患者能生活自理;2)显效:治疗后患者生活有一定障碍,但基本可自理;3)无效:治疗后患者依旧无生活自理能力,或死亡。总有效率以康复率+显效率计。1.5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均数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
8、资料行t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2结果2.1临床效果对比研究组治疗后康复、显效及无效例数依次为30、17、3,总冇效率为94.00%,对照组则分别为20、18、12,总有效率为76.00%,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o2.2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