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陆鹅湖之会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朱陆鹅湖之会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ID:28082954

大小:61.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7

朱陆鹅湖之会的历史回顾与思考_第1页
朱陆鹅湖之会的历史回顾与思考_第2页
朱陆鹅湖之会的历史回顾与思考_第3页
朱陆鹅湖之会的历史回顾与思考_第4页
朱陆鹅湖之会的历史回顾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陆鹅湖之会的历史回顾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朱陆鹅湖之会的历史回顾与思考摘要: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二人均为南宋时期新儒学的复兴与发展做出了贡献。由于二人称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构成中国思想史绵延数百年之大公案。木文对鹅湖之会及所引发的朱陆之辩进行了新的历史回顾与分析,以期揭示朱陆之辩的缘由、目的及给我们的启示。关键词:鹅湖之会;朱陆之辩;冃的;启示中图分类号:B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117-03作者:王公伟,鲁东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刘奎杰,鲁东大学硕士研究

2、生;山东,烟台,264025由于学术分歧,朱熹与陆九渊争论问题甚多,如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无极太极之辩、道统辩、阴阳道器之争等,这一系列争论均以鹅湖之会为发端。儒学发展至宋,其思想的内在逻辑分野逐渐朗现,朱熹主张“理本气末”,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路线,陆九渊主张“心即理”,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路线,二者学术主张出现了本体论、认识论及工夫论的差异与纷争。尽管出于争夺道统领导权的现实需要,二人辩况激烈,但二学最终都自觉会归到复兴封建儒学之需,重整伦理纲常之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最终目的上来,是故,朱陆之辩又呈现出形异而质同的价值取向。一、缘起鹅湖会公元1175年,本着“会归于一”[1]的

3、良好愿望,朱熹与陆九渊两兄弟携友人相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以切磋为学之方,交流学术思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会上,陆九龄(陆九渊之五兄)首先向朱子发难:“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留情专注翻蓁塞,着意精微转陆沉。珍重友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2]诗屮的“此心”就是专指陆氏心性之学的核心概念“本心”,认为“心”是道德行为的内在根据。陆九龄借诗表明“本心”,并抨击朱子“留情专注”、“着意精微”,做的琐碎,反而使得“木心”湮没,难以发挥本体作用,从而对朱子的为学之方和思想倾向进行了批评。朱子为学,注重经典文著的研习传授,把研读古圣贤书作

4、为致知格物、通达天理的必要手段。但陆氏兄弟并不认同朱子的为学方式,反而认为朱子为学大有弊病,在陆氏看来,只顾钻研经典,在书堆里艰难求索,而不去发明本心,实为舍木取末之举。鹅湖之会上,陆九渊对朱子的抨击更是毫不客气,他借和其五兄之诗道:“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3]当陆九渊吟诵到“支离事业竞浮沉”时,朱熹脸上顿时失色,大为震惊。陆九渊扯起“千古不磨”之“心”的大旗,直指朱子“支离”之病,赞自家“易简”功夫终宂会发扬光大,斥朱子“支离事业”早晚会归于失败。诗罢,朱子极不高兴,气

5、氛骤然紧张,不得已,灰人吕祖谦赶紧出来打圆场,宣布休会,鹅湖之会不欢而散。朱陆二学思想分歧由此而品并拉开了朱陆争辩的序幕。二、尊德性与道问学鹅湖之会辩论焦点是“为学之方”,朱陆二学的主要分歧是博与约、简与繁、尊德性与道问学之间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的关系问题。会后朱熹援引《中庸》里“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的说法来说明双方的分歧。朱子认为:“圣人之教学者,不过博文约礼两事耳。博文,是道问学之事,于天下事物之理,皆欲知之;约礼,是尊德性之事,于吾心固有之理,无一息而不存。”[4]“今子静所说专是尊徳性事,而熹平口所论却是问学上多了。”[5]朱子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博文约礼两事同样重要,不可偏废

6、,并指出了自己和陆九渊为学不妥之处,一个偏重尊德性,一个注重道问学。然而,陆九渊并不认同朱子“却两短,和两长”的提法,他坚持认为,尊德性与道问学必有先后主次,人们应该“先立乎其大者”,即先尊德性,之后才能道问学。他说:“进有议吾者云:‘除了先立乎其大者一句,全无伎俩。’吾闻之曰:‘诚然’。[6]“先立乎其大者”也就是先立此心,发挥心的主宰作用。接着他又说:“朱元晦曾作书与学者云:‘陆子静专以尊德性诲人,故游其门者践履多不及之。’观此,则是元晦欲却两短,合两长。然吾以为不可,然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7]尊德性与道问学遂成为朱陆二学为学之方分歧的主要焦点。据参与鹅湖之会的朱

7、泰卿(陆九渊的弟子)事后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木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8]朱陆所论为学之方,包括治学、讲学和修为三重工夫。二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在见闻之知、经验知识积累方面,朱子主张泛观博览具有一定合理性,其由博返约、化繁为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内化逻辑思路,较符合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但对提高人的道德意识、精神境界,需要一个渐次过程。陆九渊的为学主张在道德伦理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