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43892
大小:53.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7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实证研究[摘要]本文以XX—XX年间因为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被监管层处罚的188家A股上市公司及其188家配对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掏空程度、内幕交易程度以及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显著正相关。本文丰富了信息披露研究的内容,为监管层加强监管、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关键词]信息披露违规;掏空;内幕交易;盈余管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准确、完整、合规,是评价
2、证券市场是否规范、健康的主要标准。然而,我国一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屡禁不止,严重地违反了诚信准则。这不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而且容易造成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丧失,还会产生和积聚较大的金融风险。XX年4月20日,ST东北电、飞彩股份、浙大海纳和ST金荔等四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违规公告,创造了迄今为止同一交易日信息披露违规事项最多的纪录。上市公司何以抛却诚信,无视法纪,信息披露违规造假,其背后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利益驱动呢?Dechowetal.(1996)基于因会计报表不真实
3、被美国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样本认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操纵盈余的主要动机在于降低公司的外部融资成本和避免债务契约条款的约束,而不在于操纵股价牟利。同样基于美国数据,Beneish(1999)提出了不同看法,管理层之所以操纵盈余全在于为获得基于业绩的经理期权分红并通过股票内幕交易牟利,并非为了降低公司的外部融资成本和避免债务契约条款的约束。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大股东、管理层、中小投资者、监管层、学者和媒体,各有各的看法,但都缺乏令人信服的大样本实证研宄支持。因此,本文尝试从实证的角度对上市公
4、司信息披露违规的问题进行动因分析,为投资者揭开违规上市公司的神秘面纱。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目前有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动因的主要观点有: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根本原因;内部人操纵股价等内幕交易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直接动因;甚至还有人认为上市公司为了迎合或规避新股上市政策、配股政策、特别处理和退市政策而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从而陷入信息披露违规的泥潭。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真实动因呢?本文将采用大样本实证研究方法对于以上三种观点进行检验。1.大股东掏空说S
5、hleifer和Vishny(1997)指出,在多数国家的大公司里,主要的代理问题己不再是外部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冲突,而是外部投资者与几乎完全控制了管理者的控制性股东之间的冲突。Johnson等(2000)用“掏空”(Tunneling)一词来描述资源从公司向控制性股东转移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过高的管理者薪酬、贷款担保、稀释股权等多种形式。作为转轨经济过程中引入的制度安排,中国上市公司被赋予了改革国有企业的使命。为了不动摇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在股权结构安排上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公众流通股,其中国有股处
6、于绝对控股地位。这种股权结构的人为割裂造成股票同股同权同利基础的丧失,利益的差别导致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而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则为国有股股东凭借其控股地位来攫取相关者的正当利益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在缺乏有效的法律与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控制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屡见不鲜。唐宗明和蒋位(XX),李增泉等(XX)分别从上市公司大宗股权转让和资金占用的角度找到了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掏空公司行为的经验证据。刘峰和贺建刚(XX)则以沪市XX年的抽样样本为依据,对控制性股东掏空公
7、司的实现方式进行了考察,他们发现控制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控制性股东越倾向于通过大额派现、购销关联交易的方式来掏空公司;对于股权分散、控制性股东持股比例越低的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越倾向于采取股权转让、担保或挪占款项的方式来掏空公司;对于股权集中度介于二者之间的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倾向于采取担保、非购销关联交易或挪占款项的方式来掏空公司。为此,本文提出:假设1:大股东掏空行为与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显著正相关。1.内幕交易说无论是在发达资本市场还是新兴资本市场,内幕交易(InsiderTrading)行
8、为一直是各方口诛笔伐的对象,更是监管层重点打击的目标,但在高昂的利润驱使下,内幕交易依然存在。Dechow等(1996)与Beneish(1999)证实了因为管理层高估盈利而被美国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着内幕交易行为。Cheng和Warfield(XX)也证明了管理层为实施内幕交易行为而进行盈利操纵。不成熟的中国股市广受批评的一点就是投机性过强,这成了滋生庄家行为的土壤。由于庄家坐庄和出局的重要手法是炮制题材和适时地披露题材,因此,如果没有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有效和密切的信息披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