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00854
大小:75.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必修二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前巩固】1、《白银帝M》是一部反映晋商的历史影片,展现了明末清初康家票号“天成元”的兴袞故事。”下列有关晋商的说法,错误的是A.晋商指山西商帮,是建立在亲缘基础上的商人组织B.明初晋商藉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堀起C.晋商的活动范围极为广泛,甚至走山国门开拓国外市场D.晋商依附于农业文明,是封建经济的补充和附庸2、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注:《清明上河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
2、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3、唐朝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三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官差一人权检校市事。……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这主要反映的是八.政府禁止商业活动B.政府重视管理商业活动C.政府鼓励商业活动I).政府竭力限制商业活动4、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裁:“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力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屮错误的是:A.该
3、碑文反映山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山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6、《简明广东史》记载,1846年,广州进口货物价值(不含鸦片)12,390,213元,比1837年减少33.2%,出口降至23,198,4
4、93元,比1837年减少了35.7%。导致广州对外贸易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广州贸易地位相对削弱B.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D.外患不断、战乱不止7、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8、宋代文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屮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S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这一记载,反映了
5、北宋的商业八.江南经济的繁荣B.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C.城市的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D.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的时间9、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淸明上河图》(局部),从屮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④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10.明代《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写一商人在县城入厕吋,“偶然官府在街上过”,吓得他“心慌起身”逃走,惊慌中把装银子的袋子遗忘在厕所。为何一官员隔墙路过
6、就将一个本份的商人吓得魂飞魄散?《拍案惊奇》总结了这一社会通则:“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材料反映了A.农本思想根深蒂固B.明代商业发展迅速C.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D.专制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ADBBDADDDD【知识构建】一、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经济思想和政策2、原因: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其至危及封建统治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同封建统治
7、4、表现:'(1<提出: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农是本,工商是末业此后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思想。(2)强化:西汉抑制商业的表现明清帝王强调农业的重要地位明清实行专卖制度、征收很重的商税、歧视商人统治者抑商的措施有:加强官营;加征重税;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5、评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了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及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稳定,巩同了封建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消极作用:①封建社会晚期,严重影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妨碍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制度的解体,阯碍了社会进步。②人为
8、割裂农工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工商业发展,农业发展也受到限制二、明清海禁与闭关政策1、含义:明淸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交往的政策2、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根本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客观原因)明初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清初,东南沿海一带的反清斗争不断(直接原因)3、表现:明代:①民间贸易:明初明太祖下令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倭患消除后,明朝中后期重开“海禁”,允许民间贸易,沿海地区海外贸易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