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微专题强化练习题17推理与证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17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文)将正奇数1,3,5,7,…排成五列(如下表),按此表的排列规律,89所在的位置足()第第第第第—•二三四五列列列列列135715131191719212331292725蠱蠱AA.第一列B.第二列C.第三列D.第四列[答案]D[解析]正奇数从小到大排,则89位居第45位,而45=4X11+1,故89位于第四列.(理)(2014•广州市综合测试)将正偶数2,4,6,8,…按下表的方式进行排列,记%表示第行第7列的数,若%=2014,贝0/+y的值为()第1列第2
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1行2468第2行16141210第3行18202224第4行32302826第5行34363840•a••蠢蠡•蠡••番•••參A.257B.256C.254D.253[答案]C[解析]依题意,注意到题中的数表中,奇数行空置第1列,偶数行空置第5列;且自左向右,奇数行的数字由小到大排列,偶数行的数字由大到小排列;2014是数列{2/0的第1007项,且1007=4X251+3,因此2014位于题中的数表的第252行第2列,于是有/十/=252+2=254,故选C.[方法点拨]
3、归纳推理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样性质的推理,叫做归纳推理,归纳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归纳推理是巾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在进行归纳时,要先根据已知的部分个体,把它们适当变形,使其具有统一的表现形式,便于观察发现其规律,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归纳出一般结论.2.(2015•广东文,6)若直线/,与/2是异而直线,A在平面a/2在平面/?内,/是平面a与平面y?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与/P/2都不相交B./与小/2都相交C./至多与M/
4、2中的一条相交D./至少与/,,/2中的一条相交[答案]D[解析]考查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若直线A和/2是异面直线,A在平面(7.内,/2在平面A内,/是平面6(与平面的交线,假如/与A、/2都不相交,则////"////2,与“、/2异面矛盾,因此/至少与6,/2中的一条相交,故选D.[方法点拨]演绎推理根据一般性的真命题(或逻辑规则)导出特殊性命题为真的推理叫做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由-•般性命题到特殊性命题的推理.(1)演绎推理的特点当前提为真吋,结论必然为真.(2)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
5、“三段论”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②小前提——所研宂的特殊情况;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3.(文)若数列{a,,}是等差数列,则数列(么二“")也为等差数列.类比这-性质可知,若正项数列kJ是等比数列,则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则4的表达式应为A.dn=B.dn=cvciC,tC.dn—nIcf[+cj+-+cnnn[答案]D[解析]通过审题观察,对比分析得到:己知等差数列前《项和Sn=a+“2+*.*+知”n算术平均b,,成等差类比项等比数列{gJ前项积7;,=C'C2…C,
6、,dn=y[Tn儿何平均d"成等比故选D.[方法点拨]类比推理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或一致)性,推测其屮一类事物具有与另一类事物类似(或相同)的性质的推理叫做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进行类比推理时,要抓住类比对象之间相似的性质,如等差数列的和对应的可能是等比数列的和,更可能是等比数列的积,再结合其他要求进一步确定类比项.(理)记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利用倒序求和的方法,可将&表示成首项&、末项%与项数《的一个关系式,即公式又类似地,记等比数列{氏}的前〃项积为T„,
7、且Z),,〉O(«EN*),试类比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可将7;表示成首项么、末项^与项数Z?的一个关系式,即公式7;=().(b}+bflrA.2B.2c.ylb}b„D.(b'b兩[答案]D[解析]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若zn+n=p+心则b‘b„=bp扎,利用倒序求积方法有[Tn=bb2b„,.Tn—bnbn-b,两式相乘得/?,,)",即Tn=(bib„)^.2.观察下图:12343456745678910B.2009D.1005则第()行的各数之和等于20112.(A.2010C.10
8、06[答案]C[解析]由题设图知,第一行各数和为1;第二行各数和为9=32;第三行各数和为25=52;第四行各数和为49=72;…,.•.第"行各数和为(2/7—I)2,令2z?—1=2011,解得《=1006.[点评]观察可见,第1行有1个数,第2行从2开始有3个数,第3行从3开始有5个数,第4行从4开始有7个数,…,第《行从《开始,有2n—1个数,因此第《行各数的和为w+(n+l)+(«+2)H!■(3w_2)=(2”—1(3”—2)]=一1)2.3.己知正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