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411588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3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中国7/vie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教学难点:估测物体的重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如果我们做一项跑步比赛游戏,就是必须让每人背上一个同学再跑。如果是你参加比赛,你打算选我们班的哪
2、个同学来背,为什么? 小朋友的体量有轻有重。在生活中哪还能找到物体有多重呢? 下面老师带大家去超市逛逛,超市里的物品真多啊!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出示课件)这就告诉我们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个最基本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课件、板书) 二、感知体验,形成质量观念。 (一)、认识克。 1.现在咱们先来认识克。请大家拿出一枚2分硬币把它放在手掌心仔细掂一掂,感觉一下一个2分硬币有多重。(同桌轮流掂一掂) 2.师:掂完后你有什么感觉? 这个2分硬币大约就是1克重。 3.估计
3、1克重的物体。记住1克有多重了吗?你能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1克重吗?同桌讨论。(一张卡片、一个扣子、一个小发卡、2粒黄豆、一片药、一枚鞋钉等) 根据这个2分硬币的质量在学具盒中找一找、掂一掂,还有哪些物品大约1克重,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汇报。(学具一张卡片、花片、小棒、1元硬币1个、橡皮1块。)其实,1克的物体太轻了,靠我们的感觉很难判断准确。要想判断准确,可以用天平称一称。(出示课件) 天平一般用来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 4.感知几克。我们已经知道1个2分硬币重1克。2个2分硬币重几克?10个2分
4、硬币重几克?100个2分硬币有多重?老师没有100个2分硬币,但有100克的酸奶。猜我是怎么知道它的质量的?真聪明。是的。为了方便顾客购买,超市里很多商品上一般都标明了它的质量。瞧,这杯酸奶上面就写着100克。克也可以用字母g表示。(板书:克、g) 看来大家对质量单位克学的很好,接下来我们学�千克。 (二)、认识千克。 1.感知1千克。 我们知道1袋盐重500克。(实物)2袋呢?1000克(板书) 2.如果物品上没有标明质量,那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它们的轻重呢?(用秤称)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你见过哪几种秤
5、?(出示课件、常见的秤) 把你认识的秤和同桌交流、汇报。 3.盘秤可以称比较重的物体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字母kg表示)(板书:千克、kg) 下面我们就用盘秤来称一称这两袋盐有多重?把这两袋盐放到盘子上,看针指着几?就是几千克。指着1就是1千克。 (三)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师:还是这两袋盐计算出来的是1000克,称出来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千克=1000克)对。也就是1000个1克等于1千克。 1.抢答。(出示课件) 1千克里面有几个1克? 2千克里面有几个1克? 6千克里面
6、有几个1克? 3000克就是几千克? 8000克就是几千克? 2.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物品拿出来先估一估有多重,再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 3.把刚称出来的1千克重的物品放在手上轮流掂一掂,仔细感觉一下1千克有多重。 大自然中象这样重的物体还有很多,你能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吗? 掂过了1千克重的物品,你觉得1千克重的物品和1克重的物品比较有什么感觉? 学了这节课,相信大家都知道克和千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说说什么时候用克做单位比较合适?什么时候用千克做单位比较合适?(出示课件) 物品有轻有重,快
7、看李奶奶从市场买了些什么呢?(出示课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填上合适的单位。(出示课件) 2.看来大家已经和克与千克交上了好朋友,放松一下吧,下面这段话写得对不对?(出示课件) 3.完成书中88页1题、2题。 4.在○里填上“>”、“<”或“=”。(出示课件) (1)3千克○3000克(2)900克○1千克 (3)6千克○5999克(4)1000克○1千克 5.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比较,哪个重一些?(出示课件) 6.火眼金睛,对的画√错的画×。(出示课件) (1)5千克铁比5千克棉花
8、重。() (2)一瓶橙汁净重600千克。() (3)一头猪重200千克。() (4)一袋盐净重500克,2袋净重1千克。() 四、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课本8.8.页3.题。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