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154823
大小:66.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耐药结核病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耐药结核病护理体会王娜(河南省安阳市结核病防治所河南安阳455000)【摘要】目的:探讨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护理,总结护理体会。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耐药结核病人,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及结合分支杆菌培养确诊。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对于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护理应注重:加强心里护理增强战胜疾病信心,加强消毒隔离。控制院内感染,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指导正确用药。保证药疗效果,实施全程督导。做好院外指导。结论:临床应加强对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护理,提高患者的信赖度以及治疗依从性,减少疾病传播,提高治愈率。【关键词】结核病:耐药性: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277-02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的出现,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1]。全球共有27个耐多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我国就是其中之一[2]。预防、诊断、治疗和管理是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关键环节。目前,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死亡率高,严重阻碍了结核病疫情的控制,对健康人群带来极大威胁[3]。以此趋势发展,很有可能导致结核病再次成为“不治之症”。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木研宄拟探讨耐药结核病的护理方法,现报
3、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耐药结核病人,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及结合分支杆菌培养确诊。其中男性68例,女性31例,年龄平均为40岁,治疗周期2〜3年,已治愈患者31例,仍有65例患者采用住院与不住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管理。1.护理方法2.1加强心里护理,增强战胜疾病信心耐药肺结核患者活动期患者因具有传染性需被隔离,患者常因此而易产生焦躁、抑郁、自卑、被人嫌弃感及多疑心理,且预后、治疗费用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治疗依从性。不良的精神和心理因素又会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首先应对患者而进行具体了解,包括患者的性格特、心理
4、状态等,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心里护理方案,针对患者的心里问题,针对性给予安慰和排解,从而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预后。2.2加强消毒隔离,控制院内感染病区设立三区两通道,耐多药患者应安置在单独的病房或隔离病区,减少患者和其他患者接触的机会。患者离开病房吋应及吋佩戴外科U罩,医务人员及陪护进入病区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通往内通道的门窗随吋保持关闭状态;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干挣。加强病房空气消毒,保持病房通风良好,患者病床置于下风向,按每立方米空间装紫外线瓦数≥1.5W,计算灯数,照射吋间大于30分钟,每日两次,从而降低空气中可吸入感染性微滴核
5、的浓度,防止空气传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而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不能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遮住U鼻,以防止疾病传播。2.3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如何正确留取痰标本,痰液粘稠不易排出的,行雾化吸入;保持病床干净、整洁,经常更换卧床患者体位,汗较多吋应及吋擦干并更换衣物,避免压疮发生。嘱患者可适当锻炼,保证睡眠充足。2.4指导正确用药,保证药疗效果耐多药结核病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规范服药和谨遵医嘱的重要性,以及不规则治疗的危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要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并及吋通知医
6、生,以便及吋调整个给药方案,最终正确引导患者完成全程化疗。2.5注意饮食护理,促进机体健康恢复耐药肺结核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丰富的营养对疾病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应鼓励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热量需求每日40〜50kap/kg,蛋白质每日需求(1.5〜2.5)g/kg,其中优质蛋白占总蛋白量的2/3[4】。患者饮食尽量多样化,避免进食激性强的食物。2.6实施全程督导,做好院外指导减少耐多药结核病发生及传播的冇效手段之一是直接督导全程化疗。院外指导是直接督导全程化疗重要部分,实施院外指导的前提是门诊护理人员要做好冋访、登记工作,以便于患者出院冋家后仍可采用奋
7、效方式督促患者坚持正规服药,将服药纳入日常生活当中,确保治疗效果。督促患者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让患者及家属掌握痰的处理方法和简便易行的消毒隔离措施。排菌传染期最好与家人分开居住,并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咳嗽和打喷嚏吋用手帕掩住U鼻[5-6]。1.体会综上所述,临床应加强对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护理,提高患者的信赖度以及治疗依从性,减少疾病传播,提高治愈率。而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护理重点是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加强用药护理和健康教育,重视心里护理,做好出院指导,加强冋访督导,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参考文献】[l]ShenjieT,S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