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134194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1
《以企业公民理念为导向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企业公民理念为导向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实践【摘要】本文介绍了该公司始终坚持把践行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作为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首要问题,牢固树立企业公民理念,响应社会关切,树立“责任央企”表率形象。【关键词】公民理念;社会责任;管理实践行动决定思想,只有在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指导下,可持续和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才有遵循的方向。企业社会责任观非常重要,决定着一个企业开展社会责任管理、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方式和内容。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濮阳公司)始终把践行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作为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首要问题,牢固树立企业公民理念,响应社会关切,树立“责任央企”
2、表率形象。一、树立“企业公民”理念濮阳公司以《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一一社会责任》为指引,树立“争做优秀企业公民”理念,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运作、经营活动和工作计划相整合,关注社会的福利和健康,全面考虑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影响,包括客户、员工、社区、供应商和自然环境等,遵守商业道德、职业健康、生产安全、支持慈善事业、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积极宣贯全面社会责任理念,坚持理念先导、领导表率,公司党政主要负责人亲力亲为,开展社会责任全员宣贯,自上而下宣贯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检验、深化和完善,全面提升公司和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
3、,将履行社会责任上升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二、全业务融入社会责任理念将社会责任管理要求融入到各决策层和各执行层,深入到各职能部门和各级组织,变为每个岗位和每位员工的自觉行动,真正融入到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中,成立由公司总经理担任主任的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下设工作办公室,确保组织保障有力。推动社会责任管理的“全过程覆盖、全方位融合、全员参与”,全面融入公司生产运营全过程,包括战略规划、电网建设、供电服务等各个环节,负责任地开展电网规划、电网建设、电力供应、电力营销、农电运营和环境保护等,把“安全、高效、绿色、和谐”的社会责任管理目标落到实处。在电网规划环节,立足服务国家能源战
4、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体现电网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期望和社会各界要求,推动各方合作推进电网建设。濮阳公司提出并全面建成“双核三环”目标网架,为地方经济“赶超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在电网建设环节,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因素,全面落实基本建设项目的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积极争取各方对项目建设的理解与支持,妥善开展征地、拆迁和补偿等工作,切实保证各方合法权益。2013年,濮阳公司实施“电亮城市”工程,城市主干道采用景观化线路设计,使横担与周围街景浑然一体,极大美化了城市,成为“电亮城市”典范工程之一。在电力供应环节,加强停电
5、计划管理,大力推广配网状态检修、零点检修和带电作业,最大限度减少停电造成的电量损失,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提高电网供电能力,积极协调上级调度,细化濮阳电网断面管理措施,最大程度满足用户供电需求。同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方案,针对濮阳市大气污染严峻形势,把新出台的《濮阳市蓝天工程实施方案》有关综合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整治燃煤锅炉、提升空气质量的要求落到实处,开展电能替代工作,增加节能减排工作实效。三、实施精准扶贫把实施精准扶贫上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扶贫工作部署,扎实落实《黄河滩区扶贫开发五年攻坚行动实施意见》,以服务滩区民生用电和对口帮扶为重点,加
6、强滩区电网建设,加快供电服务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加快滩区电网发展,编制完成濮范台滩区专题电网规划,投入资金建设滩区电网。提升滩区供电服务,加大县城区、产业聚集区、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对于县域电网的管理和支持。认真落实全市扶贫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带领村民致富,公司中层干部与村民结成对子,多次组织致富座谈会,积极宣传滩区扶贫政策,带领村干部到外地考察农业项目,开阔眼界,激发热情,坚定村民脱贫致富信心。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按照“统筹推进、分批实施”的原则,充分考虑分布、建设等要素,筛选出的53个村作为试点,帮扶贫困户1000余户,重点扶持
7、无劳动能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的特困户以及达到电网接入条件的贫困村发展光伏产业。四、培育社会责任根植项目开展“送光明”志愿服务活动,按照“3+3”(健全三项机制、深化三个服务)的工作思路,实现“送光明”党员服务队模式化、痕迹化管理,推动党员志愿服务规范化、长效化,架起了公司党员队伍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赢得了社会认可、群众满意。不间断开展慈善活动,大力宣传弘扬慈善文化,增强全员慈善意识,推动慈善工作进企业、进班组、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慈善、支持慈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