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构建德育体系 创新德育方法 增强德育实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建德育体系创新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实效 近年来,我校牢固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发展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特色为抓手,认真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寻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加强德育环境建设,不断充实和完善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使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完善体系,拓宽渠道,形成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 我校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一方面是发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
2、主渠道的功能,通过积极、正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通过学校的积极延伸,联系社会教育,带动家庭教育,通过有效的监管,发挥他律功能,帮助未成年学生抵制诱惑、抵御不良影响,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学校在落实责任、强化管理上下功夫,构建了课堂养成教育、课余管理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和家庭社会辅助教育四线交叉的德育管理体系,组建了灵活机动的六支德育工作队伍。六支队伍分别为:由邀请的政法部门干部和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德育辅导队伍,开展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3、由学校领导、班主任、骨干教师组成的校外娱乐场所巡查队伍,对中小学生不宜进入的场所进行巡查;由包片领导、包挂教师、假期生活联系小组学生组成的学生假日活动联系队伍,负责假期生活的联系、组织、指导、监督工作;由学生家长和社区干部组成的学生校外活动监督队伍,负责本村(社区)学生在节假日期间的教育和思想表现的鉴定以及双报到、三反馈制度的落实;由校委会、德育工作分管领导、教导处、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校园行为管理队伍,负责学生日常行为的监督和矫正;由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值周班级学生组建的学生放学回家护送队伍,在放学时的主
4、要路段沿线进行值勤,督促学生按时放学离校,遵守交通规则,消除学生安全隐患。学校通过家长会和学校、社区干部联席会议,通过教师三进活动(进社区、进家庭、进宿舍),积极协调联系,形成了信息畅通、动作一致的德育合力。 二、明细要求,狠抓落实,进行精细化的德育管理 1、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全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升 学校印制《班主任工作明细录》,明确了班级工作重点和要求,指导工作方式和方法;倡导班级精细化管理,要求班主任尽可能地深入到学生吃、住、行、学的地方,做到勤观察、勤研究、勤记录,既要细心了解学生家庭的一般情况,更要潜心了解
5、学生的心理、家长、交往状况,从而知道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认识上的偏差、困难、需要;通过实行班级工作周反馈制,以及分管领导、职能处室、值周小组、包挂领导多层次、全方位的指导要求和跟踪检查,及时掌握了学生思想动态和方方面面的情况,切实加强了班级工作过程管理,保证了学校各项要求的有效落实。 2、建立摸排工作长效机制 学校开展常态的摸排工作,改进形式,畅通渠道,捕捉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了学生情况。对排查到的小偷小摸,打架闹事,拉帮结派,敲诈勒索,抽烟喝酒,男女生不正当交往,涉足网吧,心理障碍,校外借宿,与社会青年交往,
6、班级矛盾纠纷,安全意识不强,聚众过生日,接触、携带不健康宣传品和危险物品等情况,能及时制定教育计划和转化措施,并定期总结反思,做到了计划、管教、防范、发现、矫治五在先。 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治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学校在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下,倡导班级自治,把班级事务划分到每一个同学的名下,让班级每一个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分工明确、落实责任、把握导向、提高质量,构建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班级管理格局。 4、发挥民主评议功能,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作为假前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今后学生教育的重要前提,我校在
7、每个学期末安排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民主评议,让每位学生过三关(自评关、互评关、打算关)。我们注重德育工作的联动性和系统性,做到了把评议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与《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相结合。评议前,周密计划,合理安排,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互评引导到行为习惯、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等方面来;评议中,力求做到重点学生重点评、重点现象重点评,重落实,求实效;评议后,要求学生定承诺、作保证、谈打算、表决心。通过评议活动,触及了学生灵魂,引导了校园舆论,树立了校园正气。 三、突
8、出重点,分类施教,采取具体化的德育措施 近年来,我校积极应对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过去四生教育(关注学困生,扶助贫困生,关爱单亲生,监控转化重点生)的基础上,扩大了覆盖范围,将七类学生(贫困生、学困生、单亲生、留守生、心理有障碍生、代管代养生、重点生)、七类家庭子女(流动家庭、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