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606359
大小:202.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28
《宏观经济学导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宏 观 经 济 学讲授提纲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徐 长 生17 第一章 导论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背景1.假设前提: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微观经济学:论证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完全竞争最有效市场机制的三大缺陷:(1)非有效性1)竞争的必然结果:垄断→限产保价→损害效率2)外部性(Externality)a.正外部性:社会收益>私人收益,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如国防、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损己利人)b.负外部性:社会收益<私人收益,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如环境污染、黄赌毒等(损人利己)(2)不平等性竞争的必然结果:贫富的两极分化。导致:a.绝大多数人(劳动者阶层)的激励机制失去,无劳动积极性b.消费不足:社会的购买力下降(3)不稳定性:经济周期性波动17 市场机制很难解决:总供给=总需求(AS=AD)生产过多→过剩→衰退→失业↑;生产不足→扩张→通货膨胀l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针对(2)和(3)l传统的三大理论支柱:公有制(全民所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2.政府的三大经济职能(1)保证效率(微观经济政策)1)反垄断,保护公平竞争2)a.针对外部正效应:政府生产、补贴或税收优惠(国企)b.针对外部负效应:政府管制(regulation)手段:市场准入、监管、罚款、税收惩罚、工资及劳动条件标准、环保标准等。(2)维护公平:收入再分配1)累进的所得税2)转移支付(社会福利与保障支出)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改革(“社会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目前财政收入(支出)/GDP:1/3~1/2(3)保持稳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积极干预(调控):反周期的,逆市场风向。17 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政策→刺激需求 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政策→抑制需求3.政府失效论(1)政府生产→国企低效和亏损政府管制→企业的负担太重,成本太高(1)收入再分配:高税收(率)→激励下降过多福利→福利病(2)信息不完全和利益关系的干扰→错误调控→加大市场波动,并造成大量财产赤字和国债4.结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应是: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适度结合4.宏观经济学的现实背景与理论演变近百年来世界经济的三大现象:(1)1930’s的大萧条(GreatDepression)→凯恩斯革命→现代“宏”产生大萧条的特征:严重的生产过剩和失业—生产倒退20~30年,失业率高达30%以上; 低增长或负增长+高失业+低物价(通缩) 原因:J.M.Keynes的有效需求不足论 对策:赤字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17 凯恩斯主义的成功之处:二战后长达25年的繁荣(凯恩斯时代)(1)1970’s的滞胀(Stagflation)1960’s:过度的需求扩张政策→通货膨胀率上升1970’s:两次中东战争→石油价格上升近10倍→企业大量亏损倒闭→衰退和失业滞胀:高失业率(10%以上)+高通胀率(10%以上)+低增长率(1~2%)造成凯恩斯主义总需求(AD)理论失灵 凯恩斯主义认为:AD管理政策失效:刺激与紧缩的两难选择因此,1980’s后,凯恩斯主义衰落,而新古典主义复兴。宏观经济学出现“二次革命”——新古典“革命”新古典宏观经济学(NewClassicalMacroeconomics)包括三大流派:1)现代货币主义1960’s末兴起,1970’s盛行,领袖:弗里德曼(M.Friedman)高通胀的原因:过度扩张AD→财政赤字过大,M过多→物价↑对策:紧缩货币,实行有规则的货币政策17 1)供给学派(SupplySchool)1970’s兴起,1980’s流行,代表:拉弗曲线经济停滞的原因:政府管制太多→高税负(收)→对生产的激励↓→增长放慢 对策:减管+减税2)理性预期学派1970’s后期兴起,1980’s和1990’s流行,领袖:卢卡斯(R.Lucas)理性预期(RationalExpectation假定)→市场结清(Marketclearing)→政府干预无效论反对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主张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即:财政平衡+货币(物价)稳定1990’s后,以上三大流派归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名下。(1)1990’s以来的“新经济”(NewEconomy)和全球化(Glohlization)原因:信息技术(IT)革命的带动+全球产业大转移现象:高增长(4~5%)+低失业(4~5%)+低通胀(2~3%),美国经济在90年代持续扩张10年之久。理论解释:AS冲击论,运用AS-AD模型。¨现在宏观经济学是两大流派并存:¨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情况:日本:90年代曾长期停滞(年增长率1%左右),“失去10年”17 欧盟(EU):一体化→增长缓慢(年均2%左右)中国(龙)、印度(象)的崛起(两国人口占世界40%)¨金融危机频繁发生:拉美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两大)¨总:一国的总产出(总生产能力)的变动规律TotalOutputy趋势波动t1.两大主题:l目标:经济的高速、持续、稳定的增长2.三大变量:17 3.四大市场:(1)商品市场:总供给=总需求,P(W)0PEY(L)EADYE(LE)AS均衡:当AS>AD时,P↓(衰退)当AS<AD时,P↑(通胀)决定均衡总产出(GDP)(1)劳动力市场:(W:工资调节)LE:均衡就业量(充分就业量)17 W市场不足WEE失业0LLdLELs(1)国内金融市场:资金供给=资金总需求(储蓄)(投资)∴国内金融市场均衡:S+Ms=I+MdS-I=Md-Ms(2)国际金融市场:¨国际收支 (BanlanceofPayments)资本项目经常项目(贸易项目)收:外汇收入= 支:外汇支出=出口(X)+外资流入进口(I)+外资流出17 ¨(e:汇率)4.四大目标(指标):宏观经济指标(四率)(1)经济增长(GDP增长率):高速、持续、稳定(2)充分就业(FullEmployment):低失业率新凯恩斯理论(3)物价稳定(通胀率):低通胀率:如低于2~3%(4)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稳定):用顺差、逆差及外汇储备来衡量新货币理论关系:(3)是货币对内价值,(4)是货币对外价值矛盾:政府偏好(1)+(2),央行偏好(3)+(4)三、基本思路和方法:AS-AD分析宏观经济学三类变量:17 1.最终变量:四大指标(“四率”)2.中间变量:AS和AD决定l如AS>AD:库存↑,生产过剩→价格↓→利润↓,亏损↑→企业削减生产和投资或退出→解雇,失业率↑,增长率↓→进口↓,顺差↑,汇率↓,本币升值经济衰退或收缩(DepressionorRecession)l如AS<AD,反之则反是3.初始变量:(1)决定总需求(AD)的变量:l总需求(AggregateDemand)定义: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社会愿意的总支出或总购买量。AD=消费(Consumption)+投资(Invertment)+政府支出(GovernmentExpenditure)+出口(Export)或净出口(NetExport)=C+I+G+X(NX)内需 外需=C+I+X +G市场需求 政府需求 间接变量:①税收(Tax,T)若增税T↑→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AD↓若减税,则AD↑17 ②货币供应量(Ms)及利率(r)若Ms↑→r↓(银根放松)→I(投资)↑→AD↑ ∴决定AD的变量:AD=F(C,I,X; G,T; Ms,r)市场需求 财政收支 货币政策决定AD的变量:三大市场需求+两大政策AD=F(一,二,三,四) 一:价格;二:二大政策;三:三大需求;四:四大系数(1)决定总供给AS的变量:l总供给(AggregateSupply)定义:在一定的价格和技术水平下,企业(厂商Firms)愿意生产的总量,通常用GDP衡量。分为:①长期的总供给量:Y长=F(K,L,R;Tech,Ins)=F(资本、劳动、资源;技术、制度)=F(一,二,三)其中,一:P;二:二大软件:Tech,Ins;三:三大硬件:K,L,R②短期的总供给量:Y短=F(相对价格或成本)or F(利润)17 当P↑>成本↑,成本调整滞后于价格变化→利润↑→生产↑(企业效益↑)因此短期AS曲线是正斜率的(温和的通货膨胀有益论)Yf:潜在总产出(GDP)水平AS长期YfPYAS短期4.AS—AD模型:AS和AD共同决定宏观经济的运行(Y,L,P)Y,LAD(三,二)AS短P(1)当AD上移,因为(三大需求↑,二大政策↑)Y↑,L↑,P↑(增长↑,就业↑,价格↑)反之,AD线下移Y↓,L↓,P↓,解释“萧条”17 Y,LAD'E'EAD(三,二)AS短P“萧条”(1)当AS线上移(因为生产成本突然上升(成本冲击),例如,原材料、油价、电价等上升,而且成本↑大于P↑→利润↓→生产↓)(油、电、煤、粮、运)↑→AS↑Y↓,L↓,P↑(“滞胀”)E'EAS'Y,LAD(三,二)AS短P“滞胀”(2)当AS线下移:AS↓→Y↑,L↑,P↓(“新经济”)17 E'EAS'Y,LAD(三,二)AS短P“新经济”②全球化收益:1)大量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有利于维持低工资→缓解“通胀”压力2)低油价,低原材料价格(1990’s)3)美元升值(1990’s)→进口品便宜→外贸赤字→资本流入①IT技术革命→生产和交易成本↓→利润↑成本↓的两大原因:¨长期AS中,AD变动,P变动,即:无实际效应,只有名义(价格)效应 长期中AS重要,增长模型解释Y的增加。Yf'AD(三,二)AS短期YfPYAS长期17 四、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流派:(并存)l市场调节派+政府干预(调控)派古典学派(凯恩斯之前的西方主流经济学)Keynesism(1936~1970’s初)二战后推行(西方主流经济学)新古典主义NewKeynesism1.古典学派:过剩P②①S=DP0P2P1EQDS(1)结论:市场有效论(2)假定:完全竞争(P.C.)+完全信息(P.I.)+经济人(3)推论:灵活价格—工资(成本)假定结论:市场结清(均衡)(Clearing-out)(S=D),E点①供>求P1↓→P0②供<求P2↑→P0市场均衡17 过剩或不足只是暂时现象,市场机制能自动调整。2.凯恩斯主义LdQSurplus过剩P(工资刚性)失业LsWSD1DLd1L(1)假定: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不确定预期(2)推论:工资、价格是刚性或粘性的(P-W)(rigidorsticky)(3)结论:市场非结清(非均衡的)(4)主张:不是靠市场、价格、工资自动调节,而是数量调节论(政府干预)。如:需求拉动,向右平移(D1,Ld1)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补缺。1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