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764853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中职网络技术实践课教学方法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职网络技术实践课教学方法探讨 中职网络技术实践课教学方法探讨 文王义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课是中职信息技术专业的必修课,它既有较深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课的课程定位、灵活的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的运用、学法引领、分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优化网络技术实践课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情境;教法学法;分层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能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培养人才的知识、技能等诸方面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课
2、程的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而且知识、设备更新也快,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对广大教师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里结合自己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的体会进行探讨。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 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组建中、小型网络和管理网络的操作技能。主要以培养网络基础技能型人才为主,对这类人才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很强,不需要他们掌握较为高端的网络技术。教学内容可以侧重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管理、网络
3、操作系统、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及综合布线等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定位是我们开展好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基础。 二、根据教学内容,巧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网络技术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较快进入学习意境,保证教学情境发挥作用,在创设情境时也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趣味性原则 有趣的东西,学生喜闻乐见。在课堂引入时,情境设计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使课堂产生愉快的学习气氛,能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直观性原则
4、 情境设计时,能够提供直观的、符合网络技术学科特点的,使学生借助于直观领悟网络技术学习的思想方法。 3.可及性原则 在课堂引入时,情境设计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合理的“路径”和“梯度”。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要积极探索并引入各种教学方法。如实物教学法、虚拟实验先行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等,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贯穿整个教学,对一个问题情境多种教学方法互补。 1.实物教学法、虚拟实验先行法的应用 实物教学法、虚拟实验先行法
5、在网络技术实践课教学中十分常见。如,先利用“思科模拟器”做实验,再进行网络设备实物的操作验证。实践表明,引入这一教学方法,降低了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难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也各不相同,教学中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内容作为选做,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需求。 2.实施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不能单单停留在理论层面上,须采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项目教学法可以在实际或模拟的专业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意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6、自学能力,以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教师可以模拟一些切合实际的实训项目,利用一些仿真软件,清晰地模拟出底层协议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对协议形成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采用任务驱动法,提升任务教学的系统性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任务驱动模式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也有了很好的效果。目前任务教学模式还应逐步向系统性的任务教学模式转变,也就是一种链式的任务教学模式。通过总任务和子任务相互融合和相互链接的模式实现知识点相对独立但是又相互融合形成系统。在课程的开始将完整的任务呈现给学生,再将这个完整的任务进行
7、分解,形成多个子任务,然后随着知识点的深入讲解,这些子任务就会出现变化,前面的子任务是后面子任务的知识点的准备,直到整个任务的完成。 4.多种新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 职业教育近年来的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参观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练习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相互运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巩固已有知识,建构新的知识。 四、关注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很大
8、,部分中职生在中学时学习习惯好,成绩优异,更多的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处于中下水平,而在进行网络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程度和兴趣的差异性,按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教学,每组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组都能完成各自的目标后再尝试完成其他组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