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方案的探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方案的探索论文摘要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必须从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育资源入手,注重培养教学对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创新能力,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能够与时俱进,满足社摘要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必须从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育资源入手,注重培养教学对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创新能力,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能够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关键词课前预习教学改革教学手段创新精神一、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从授课内容上看,大学物
2、理课堂内容信息量丰富,研究方法多采用高等数学的思维方式,学习难度增加。大学学习的内容抽象化,不易于理解,一部分学生倍感压力。就教材而言,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加深和拓展。2.从讲授对象上看,高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有限,对刚入大学的孩子而言,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新生存在“休整”心理,思想上产生了一种惰性;部分新生由于中学物理没有学好,对大学物理产生畏惧心理等。3.从教学资源分布看,本科课堂名师锐减,教育资源流失。高校高端人才极少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而专心致力于科研研究。教授名师现身本科生课堂的几率日益
3、减小,这也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损失,也是目前高校教育的一种误区。4.从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看,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过于严谨的科学表述,将物理教学至于空中楼阁,似海市蜃楼般可望而不及。物理教学还是注入式教学方法;实验教学仍是传统实验模式;物理规律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较少;落后的教学观念与现代素质教育严重脱节等。二、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1.提倡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注重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而言,课前要预习教学内容,对知识的难易有所把握,将自己理解困难的地方标注出,当课堂上面对大量信息涌入时,不
4、会出现茫然和顾此失彼,而对于困难问题的理解也会加深,从而达到课堂上的听讲效果。课后,要强调复习,回顾一天所学,深化概念和规律的把握。要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查阅资料,从不同的教材版本中吸取精华,更全面掌握所学。物理问题的解决多依赖数学工具,课堂上板书只推导必要的规律公式,提倡学生自行推导教材中出现的公式,有利于提高物理学习基本功,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加深记忆。2.建立学科网站,专业辅导,答疑解惑。利用校园网的便利,建立大学物理学科网站,上传教师的教学录像、文档资料,方便学生随时可查阅
5、,弥补师生间的沟通缺陷。大学物理课程可采取集体答疑制度,由教师组成答疑小组,对学生课堂上以及自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同时在答疑的过程中也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及世界观方面的正确引导。答疑一般采用一对一的谈话方式。另外,要建立网上答疑系统;建立公开答疑室等。3.开展精品课程,推崇名师课堂,提供选修平台,组织教师间定期交流,集体备课探讨,博采众家之长。面对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可将大学物理课按章节、课题划分,由名师逐个承担,定期开展精品课程,供广大师生学习借鉴。同时可提供物理科普知识选修课程,让更多的
6、学生感受到物理世界的奥秘,激发学习兴趣。邀请著名学者讲学,感受科技前沿,拓宽师生视野。4.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1)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效结合,才能在学生的大脑里形成深刻的记忆,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好的物理解题思维和习惯。(2)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更能体现出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对于培养能力、训练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在讲授物理知识的同时,通过介绍科学发现的过程,重要定律的建立过程,和介绍一些著名的近代
7、物理实验和著名的科学家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概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大胆探索,勇于突破,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将教学中某一部分的内容或者目前出现的一些新兴科技作为学生的教课题材,以学术交流的形式开展学生论坛,配备专业辅导老师,以便学生咨询和交流。(5)联系生活实际,引经据典,将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实例中,更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真谛。5.改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1)改革传统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就必须实现实验类型由传统的验证性向设
8、计性的转变。设计性实验是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查阅参考资料、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选用实验设备并进行探讨性分析等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设计性实验,迫使学生学会如何面对陌生的仪器,“逼”学生自己动手,敢于实践,真正掌握实验的精髓。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有创见,就要支持鼓励,鼓励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敢于争辩,甚至敢于否定或修改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