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保障进城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保障进城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进城农民工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也有后顾之忧,最重要的是身边的子女教育问题。而公办学校向外地儿童入学额外收费,多数民工子女被挡在城市义务教育体系之外。适应他们上学的需要,产生一批招收流动儿童的民办简易学校。这类学校使大量民工子女有学可上,同时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民工子女教育的一些情况和问题我们对北京市120个民工家庭及海淀、丰台两区11所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反映出有关民工子女教育的一些情况和问题:(一)子女教育是进城民工最大的一块心病据2000年有关调查,进京务工经商的民工约为230多万人,其中居住3年以上的约占1/5,他们带来近
2、10万流动儿童。进城农民工所关注的,第一是就业、经营和收入,第二就是子女教育。不仅文化水平高、收入多的如此,文化程度低、收入少的民工也是如此。一些民工说:自己没什么文化,只能靠到处打工,做一些小生意过日子,基本上没什么发展了,但不希望孩子将来也和我们一样。最大的心愿是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但是,民工子女进入城市的公办学校,有着人为的障碍。流动就业人口的子女进公立小学、中学,比当地儿童多交两项收费:一是每人要交给学校2000到5000元的赞助费;二是每学期还要交600元左右的借读费(其中约15%由学校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这种额外收费,对普通民工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调查表明,在
3、京普通民工夫妻两人,月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而开支项目很多。每月开支的住房租金在150~300元;一般带两个孩子,吃饭要花四五百元;住处卫生费每月每人20元(当地人1.8元,按规定15岁以下儿童不交卫生费,但民工子女要月交10元)。此外,每人每年交暂住费188元,外出务工证20元,就业许可证200元,婚育证十几元,健康证80元。所以,供孩子上学的赞助费、借读费,只有少数收入多的民工家庭交得起,而大多数民工家庭交不起,他们的孩子进不了公办学校。(二)打工子弟学校是给普通进城民工子女“雪中送炭”外来打工群体的收入是多层次的,一少部分人成为小老板,年收入达到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户
4、,其子女一般不上打工子弟学校,最低也要上当地公办小学,几千元赞助费、借读费承受得起,他们的目标是让子女享受同北京孩子一样的教育,个别户还不满足于此。而绝大多数靠打工为生的民工,年纯收入也就几千元,属于低收入阶层,只能上收费低的、专门招收流动儿童的民办简易学校。这种学校在北京被群众称为打工子弟学校。北京市的打工子弟学校从90年代初期就开始出现,到1998年后进入迅速发展期。据调查,截止1999年4月北京的民工子弟学校有114所(其中1992~1997年办的48所,1998年办的61所),学生总数1.07万人。平均每个学校学生93人,超过200人的仅7所。当时,这类学校在海淀、
5、朝阳、石景山三个区较集中,有96所,丰台区仅7所。这次调查丰台区记录在案的打工子弟学校已增加到57所,在校学生近万人。平均每个学校学生169人。这一个区超过200人的学校已有17所。靠民工子女交费维持运行的民办学校已发展到一定的数量和规模。1998年之前,来京儿童失学者,在民工集中居住地还随处可见,近几年就有了很大改观。目前,来京的学龄儿童仍有部分失学,特别是该上初中的孩子因民办初中少(仅发现两所)、公立学校收费高而失学,但学龄儿童的绝大多数已进入学校,只是进入公办学校的不多。据对丰台区2001年9月的调查,入学民工子女进公办学校的不到1/6,85%以上是到专门招收流动儿童的
6、民办简易学校。(三)打工子弟学校较之公办学校、家乡学校的“比较优势”是它得以生存的基础一方面,与北京的公立学校相比,打工子弟学校条件差,但与打工者农村老家的学校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孩子可以学到普通话;二是由于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见到成效,农村中小村庄的小学,不少采取复式教学,教学质量不高,来到北京大一点的打工子弟学校,至少是1个年级1个教室;三是多数民办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学点英语和电脑知识,家乡小学还做不到。另一方面,打工子弟学校也有更适合民工子女教育的特点。一是进出灵活自由。一些民工的流动性大,相应的,民办学校学生入学弹性也较大。我们看的一所300多人的小学,每学期进进出出
7、约30名。打工子弟学校不交赞助费,按学期收费,中途转学可以退费。而公办学校赞助费、借读费等一旦交出,不管你上学时间长短,退学一概不退费。二是民工子女入公立学校,常被当地学生甚至老师看不起,在打工子弟学校没有这种压力,心情比较舒畅。三是河南、山西等省小学,使用五年制全国统编教材,北京公办小学学制是六年,教材不一,一旦发生转学,无法衔接。子女在京上公办小学,最终还要回户口所在地参加升学考试,如果不学家乡学校使用的全国统编教材,这部分学生要吃亏。而民工学校一般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可避免这类问题。(四)民办简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