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55032
大小:5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8
《浅谈作文教学的一点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作文教学的一点体会隋迎新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岭下镇中学137103“双手托腮,两眼发呆,冥思苦想,依旧一片空白!”这是当今作文课堂经常出现的尴尬局面。学生写作文时,往往戴着手铐,脚镣,真是想得痛苦写得沉重,那么写出来的作文,自然读起来如同嚼蜡,索然无味。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下面我从以下两方面浅谈一下我的做法。一、向生活要素材1.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首先必须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深入生活,新课标认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牛.活,发现牛.活的丰富
2、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启发学生,要刻意炼就一双洞察生活的慧眼。在家里,注意留心家人的言行举止所透露出来的浓浓的爱意;在学校,留心老师、同学的一颦一笑,体会温馨的师生情,同学谊;在公共汽车上,留心并仔细聆听人们相互之间理解与宽容的话语;在大街上,看到一小女孩弯腰捡起前面阿姨丢下的香蕉皮,你会感受到童心的纯净;在自然界,关注雾霭流云,三山五岳,体会“好雨知时节”的善解人意,体会“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轻柔,体会“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境之悠,体会“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神奇秀丽,一支团结协作,储备过冬粮食的蚂蚁队伍,一片悄
3、然飘过的白云,一滴滴水穿石的水滴,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是我们写作的对象。在每周一次的小练笔中,学生们会记录下一周当中的惟一一次的怦然心动,即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经过启发和引导一段时期的训练后,一位学生在他的习作《侧脸》中这样写道:……透过厨房玻璃、看见妈妈在浓浓的油烟中时隐时现,不知油烟的关系,还是妈妈真的老了,我总觉得妈妈侧脸的白发变多了,眼角也像鱼尾巴一样呈现明显的皱纹,我想,大概是母亲为我H夜操劳,为我担心造成的吧……菜还没炒完,厨房里的烟少了,这吋我看见妈妈正用围裙捂着鼻子,好像是在咳嗽,但声音没了,我不忍再看,把头扭向了一边……讲评课上,我让学生们对此文进行
4、七嘴八舌讨论评析,学生们评价大致的以下几点:(1)角度新颖。(2)细节描写入微。(3)心理描写细腻。(4)感情真挚。在肯定了上述优点后,我大大肯定这位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惯,从而帮助学生炼就一双洞察生活的火眼金晴。2.感悟生活、创造生活。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生活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中,吋间久了,享受得惯了,就认为父母的爱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了。因此,让他们写关于“爱”的作文,他们竟无从下手,不知道爱在何方?于是,我安排了一次活动课,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妈妈爸爸。学生谈得很广泛,有谈爸妈脾气秉性的,有谈爸妈行为习惯的,但更多是谈父母如何约束自己,压制自己,谈父母的啰嗦
5、唠叨,谈父母的不信任自己,他们一致的呼声是:请放手,爸爸妈妈!我渴望自由!针对学生的真情表述,我首先承认作为父母的一些“过激行为”的不对,但一定是要从另一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父母的这些行为其实源于一种情不自禁的真情之爱,是透彻心肺的!知道父母的白发是如何变成的?父母的腰身是如何变弯的?父母面庞的皱纹是如何刻上的?那一定是在他们牵挂你们的吋候p劳叨的你们的吋候,为你们的健康、学业操心的吋候,甚至在打你骂你的吋候,因此,爱,就拿亲情之爱来说,它们无吋无刻不萦绕在我的身边,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感悟。爱是相互的,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首先要学会创造生活(素材)。每当父亲节、母亲节吋,
6、我都提醒学生别忘了对他们说一声“节日快乐!”要牢记自己父母的生日,当这一天到来吋给他们揉揉肩,掐掐腿,洗洗脚,然后观察他们的反应,学生们在课堂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很惊讶与激动。惊讶的是父母的震惊,激动的是父母爱的无私,他们没想到自己微不足道的爱的表白竟会让父母如此满足,如此感动,因此,他们更高层次地理解了爱的内涵。二、把握生活中真实、典型的材料作文,我最反对的就是东施效颦式的无病呻吟,因此,真实是作文的唯一灵魂,但是不是要把真实的事情整个过程写下来,见啥说啥呢?不是,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注意选材,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把文章写活呢?一是选择感受最深的材料,才能以少胜多,有力表
7、现主题。第二,行文吋要以小见大,有人认为,只有写大人物,写惊险的事情,文章才生动,才能吸引读者。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许多学生为了让自己的作文得高分,一再引用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父亲在车上抛儿,母亲以打破世界短路冠军的纪录之速度拦住从楼上掉下的孩子而心脏病复发,父亲忍受尖刀刺破心肌的痛苦将女儿送到母亲身边而吐血而亡……那么,是不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上演这样的故事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很多小事情,只要你去挖掘,粗粮细做,就会给人启迪。我把一位学生写的《幸福唠叨》拿到课堂上让大家品评:“放学啦,先看会书,饭-会就好!”“你怎么可以吃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