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学习题教学中谈学生自主探索时机的把握

从数学习题教学中谈学生自主探索时机的把握

ID:24986399

大小:6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从数学习题教学中谈学生自主探索时机的把握_第1页
从数学习题教学中谈学生自主探索时机的把握_第2页
从数学习题教学中谈学生自主探索时机的把握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数学习题教学中谈学生自主探索时机的把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数学习题教学中谈学生自主探索时机的把握陈名春江苏省宝应开发区国际学校225800笔者在听课中发现许多教师习题教学中常常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不管题目学生会不会解答、能不能自主解答,一味放手。这种做法的结果是:有些题目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能自主解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时常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探索了半天,没有任何结果,导致课堂教学出现无效或低效。另一种情况是教师拿到题目,首先组织读题、分析,给学牛.铺路搭桥。这样教学学生易于掌握题目的解法,但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习题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自主探索的时机,才能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

2、能力,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呢?下面结合国标木小学数学六年级练习题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大肭放手,自主辨析,精心把握探索时机。国标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练习二第4题题目是这样的:我国2005年10月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为:个人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不超过500元的5%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10%超过2000元〜5000元的部分15%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这道题在教学时,有三个难点:1.超过1600元的部分缴税;2.“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

3、”的理解;3.假如月工资是5000元,怎么分段?这道题我是这样处理的:1.自主尝试,同伴辨析,突破第一个难点。我先放手让学生算一算:“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我发现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1.1800×5%=90(元);2.(1800-1600)×5%=10(元)。我没有急着判断学生的对与错,而是把评判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问:这样两种算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通过学生的争辩,使学生明确了,不是所有的工资都要缴税,而是指超过1600元的部分缴税。这样教学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了新知的形成过程。如果教师开始让学生读题吋就强调

4、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还能取得如此的效果吗?2.再次尝试,探索真知,突破第二个难点。接着,我让学生计算:爸爸月收入25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我发现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1.2500-1600=900(元),900×10%=90(元);2.2500-1600=900(元),500×5%+400×10%=65(元)。我没有急着判断学生的对与错,而是又一次把评判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问:这样两种算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突出: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指的是400元,不包括前面的500元。3.推波助澜,拓展新

5、知,突破第三个难点。到这里,我没有停止,紧接着我又出示:老师月工资4900元,如果按这样的标准缴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我还是先放手让学生算,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出现了这样3种情况:1.5000-1600=3400(元),500×5%+2900×10%=315(元);2.5000-1600=3400(元),500×5%+2000×10%+900×15%=360(元);3.5000-1600=3400(元),500×5%+1500×10%+1400×15%=385(元)。到底谁对呢?我先让学生说

6、一说各自的想法,组织苏他学生评判,通过学生激烈的争辩,使学生明确超过2000元的部分是1400元,超过500〜2000元的部分是1500元。这样让学生参与讨论,走一走弯路,最后得到正确的解法,课堂效果特别好,比教师一味灌输式的讲解,效果好得多。二、把习题评讲权还给学生,巧妙把握探索时机。国标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题:数学竞赛,共10道题,规定答对一题得8分,不答或答错扣5分。小秀得了41分,她答对了几题?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尝试,结果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1.(10×8-41)÷(8-5)=13(道),13-10=3(道);2.(10×8-41)

7、÷(8+5)=3(道),10-3=7(道)。到底哪种对呢?我教两个班的数学,教第一个班吋,我用举例的方法讲解,原来10分,得8分,18+8=18(分),扣5分,10-5=5(分),18-5=13(分),甚至,又画图讲解,但无论我怎么讲,还是有学生不理解。到第二个班教学吋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我没有急着讲解,而是让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想法,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用检验的方法来验证。多聪明的学生啊!教师无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