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课堂中“讨论”时机的把握

例谈数学课堂中“讨论”时机的把握

ID:31509890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例谈数学课堂中“讨论”时机的把握_第1页
例谈数学课堂中“讨论”时机的把握_第2页
例谈数学课堂中“讨论”时机的把握_第3页
例谈数学课堂中“讨论”时机的把握_第4页
资源描述:

《例谈数学课堂中“讨论”时机的把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数学课堂中“讨论”时机的把握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讨论时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70-01  新课标提倡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其实,所谓的“交流”也就是“讨论”的一种形式,只不过“交流”主要倾向于把彼此的意见提供给对方;而“讨论”更倾向于就某一问题展开辩论,它既有交换意见的看法,又有通过辩论对某一问题达成具体意见的意思,交流更重视过程,讨论更注重结果。对于数学学习而言,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过程,还要关注学习效果。因此,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意见分

2、歧时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或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对同一数学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这时学生就产生了意见分歧,对于这种分歧,教师不能简单地以“甲对乙错”或“乙对甲错”的形式进行评价,而要善于抓住这个学习契机,引领学生展开讨论交流,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具体客观的认识。4  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与旋转》时,教师一开始就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电动门、汽车、电梯、电扇、风车等常见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这些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否一样。学生在仔细观察后很快得出了它们的运动轨迹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此时教师指导学

3、生将它们按照运动轨迹的不同进行分类。于是,学生把运动轨迹为直线的电动门、汽车、电梯归为一类,又把电扇、风车归为另一类。此时,教师把“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定义自然融入其中,使学生明白了它们的区别。在进行课堂练习时,在判断“开门的运动轨迹是平移还是旋转”时,学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此时教师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留足时间让学生讨论后再回答。就这样,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认识了平移与旋转的特点,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在理解错误时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某个问题学生可能会出现一点就通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理解错误,却坚持自己错误看法的时候,此时

4、,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这种不服输的心理,同时把学生的错误看法作为学习资源,引领学生展开讨论,在学生各抒已见中,各种解决问题的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逐一呈现,使学生豁然开朗,从而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中位数的认识》时,教师出了这样一道习题:刘明同学参加跳远比赛,五次成绩分别为:3.5米、3.21米、3.46米、3.48米、一次犯规无效。你认为评委该采取哪个成绩最能反映出刘明同学的实际跳远成绩?在这个习题中,由于受思维定势及所学新知“中位数”的影响,学生们一般都是在“平均数与中位数”之间寻求答案,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在这

5、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跳远成绩为什么不能用“平均数与中位数”4作为比赛成绩。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自己出错的原因是没有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体育成绩主要以选取最高成绩为规则的,因此应该选取3.5米这个成绩。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仅克服了思维定势,还明白了解决问题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三、在产生困惑时讨论,培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新知传授时,不是所有知识的获得都是一帆风顺的,这其中可能会包含着许多学生的困惑、怀疑等,尽管有些时候学生的疑惑也不一定全然正确,更多的是他们灵机一动的奇思妙想,但这种奇思妙想或

6、疑惑大都与教师的视角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回答可能也不会尽然让学生满意,此时,引领学生展开讨论就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时,许多学生都有一个困惑:在笔算除法时,一些十位、百位等商中间数位上的数不够除时为什么要补0,有什么用处?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如果理解透彻了,则可以为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笔者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如果不补0,所计算出的结果会有怎样的变化?补0起到了什么作用?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0不仅起到了占位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在计算过程中被除数与除

7、数相除时商的变化,明白了商中间0不能轻易省去的算法算理,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讨论”作为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要想使其更加有效,教师就要注重把准讨论时机,有效引导讨论过程,适当添加个人看法等,当课堂真正呈现出“议论纷纷”4时,无需教师刻意提点,学生的思维定会向更深远处蔓延,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责编林剑)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