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982158
大小:55.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是为了不教__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浅析梁宏妤山东省青岛平度市朝阳中学266700自我教育是一个人在思想品德修养中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形成自我教育能力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培养的最终目的之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牛.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具体操作时,则应遵循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规律,利用可行的方法有目的地进行。一、根据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是以自我意志的发展为基础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心理特点、品质、自我价值和自己应该成为(或可能成为)怎样的人的认识。道德品质的发展依赖于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道德品质发展的基础。如果个体没有清楚的自我意识就不可能有明确的道德意识和自觉的道德需要,当然也就不可能有自觉的道德行为和稳定的道德品质。根据这个规律,我用以下两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第一,诱导学生在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认识自我,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教育自己。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才能确定合理的行为方向,用精神力量进行自我约束,使自己变得更高尚。我在讲授自我形象
3、的内容时,当时班内恰巧有几位同学穿着打扮很另类。我没有对这种行为大肆批评,而是设计了几个题目让同学们讨论:1.人们为什么喜欢打扮?2.人们应不应该打扮?3.作为学生应如何打扮?由于这些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因而学生们讨论得异常热烈,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应该打扮,但不应该花费过多的精力,应该打扮得简洁、自然、大方,既要注重外在美,更应注重内在美。这样经过讨论,很好地完成了木节课的教学任务。从上例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阅历浅、经验少、判断是非的能力弱,学生在做有些事吋并不清楚自己做得对错,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己行为与行为后果中认识自
4、我,才能增强自我意识。第二种方法是让学生在同他人的比较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学生不喜欢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而是愿意主动去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才奋说服力,印象才深刻。在讲授认识自我相关内容吋,为使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课前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调査题目:我要这样发扬自己的优点:,我要这样克服自己的缺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位同学在调查完后感叹道:“以前我没冇发现自己有这么多缺点。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我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二、根据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自我激励是个体以某种刺激作为诱因,调动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自己
5、的行为动机。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儿童从出生吋的无道德状态发展到有道德状态、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稳定的行为倾向形成的过程,是“稳固的需要一一动机一一行为方式结构系统”的构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需要是促成自我激励的重要条件,自我激励又是促成自我教育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核心。根据这一规律,可以从培养道德需要入手,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我班上有一位同学由于学习基础较差,老师上课提问时从不举手,偶尔鼓足勇气举手时,冇的老师还以为他在滥竽充数,于是他非常渴望老师的肯定与重视。当他那渴望的眼神被我捕捉到后,我就奋
6、意识地提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让他冋答,他冋答得很好。于是,我顺势表扬了他,他的脸上流露出快乐的神色。更可喜的是在以后的时间里,老师们都说他变了,变得爱冋答问题了,学习积极性人冇提高,成绩稳步上升,顺利地考上了高中。三、根据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社会学习的过程这一规律,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是个体为达到预定0的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进行自觉控制和调节。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树立榜样,引起学生的学意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社会规范和抽象的道德概念的具体化、形象化和人格化。树立榜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丰富的具
7、有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受到一次次深刻的心灵触动,而II使他们体会到先进榜样并非高不可攀,而是普遍存在的,从而受到启发,引起学习意向,向榜样看齐,乐于效仿榜样,并以榜样调控自己的道德行为,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能力。如有一位冋学脾气暴躁,他用林则徐的“制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还有的同学效仿鲁迅的“早”等等。第二,主动剖析消极信息,训练学生的控制能力。例如在讲授青少年交往的相关内容吋,我针对网络日益普及、大批学生喜欢通过网上交友的现实,不回避网络交友问题,让学生讨论“是否应约见网友”的问题。经过一番热烈的分析,学生统一认识,得出结论:网络是虚拟世界,与现实
8、世界有着很大的区别,网友中不乏心存歹念之徒,还是不见为好。这吋,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