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有意思的逻辑题

一道有意思的逻辑题

ID:24698994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一道有意思的逻辑题_第1页
一道有意思的逻辑题_第2页
一道有意思的逻辑题_第3页
一道有意思的逻辑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道有意思的逻辑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道有意思的逻辑题  摘要:用连接词“或”把命题p与q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新命题“p或q”。p或q形式的命题的真假判定原则是,一真则真,两假则假。但是有一道逻辑判断题,却打破了此种复合命题的真假判定原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形式和本质的不统一,导致了矛盾的产生。  关键词: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判定原则  我们都知道,一般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用“或”把命题p与q联结起来,记作“p或q”。  命题p或q的真假的判定原则是:当两个命题p和q其中有一个是真命

2、题时,形成的新命题p或q就是真命题。当两个命题p和q都是假命题时,形成的新命题p或q就是假命题。即p或q形式的命题,一真则真,两假则假。  如:设命题p和q如下:  p:方程(x-1)(x-2)=0的解是x=1。  q:方程(x-1)(x-2)=0的解是x=2。  一般我们认为:p是假命题;q是假命题。  所有的教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这样认为。只有个别人认为p和q都是真命题。道理在哪儿呢?4  我们都明确地知道方程(x-1)(x-2)=0有两个不同的解,一个是x=1,另一个是x=2。  而命题p在认为它假的人心中是“方程(x-1)(x-2)=0有唯

3、一解,是x=1”,当然如果这样认为,则p是假命题。同理命题q在认为它假的人心中是“方程(x-1)(x-2)=0有唯一解,是x=2”,当然如果这样认为,则q是假命题。  而命题p在认为它真的人心中是“方程(x-1)(x-2)=0的其中一解,是x=1”,当然如果这样认为,则p是真命题。同理命题q在认为它真的人心中是“方程(x-1)(x-2)=0的其中一解,是x=2”,当然如果这样认为,则q是真命题。  p或q:方程(x-1)(x-2)=0的解是x=1或x=2。  一般我们认为上述命题是真命题。  几乎所有的人都这样认为。这就出现了:  p:方程(x-1

4、)(x-2)=0的解是x=1(假)。  q:方程(x-1)(x-2)=0的解是x=2(假)。  p或q:方程(x-1)(x-2)=0的解是x=1或x=2(真)。  这不是和我们知道的命题p或q的真假的判定原则矛盾了吗?  是真假判定原则错了吗?其中奥秘在哪儿?真假就在你心中!  这里命题p或q在认为它真的人的心中是:“方程(x-1)(x-2)=0的其中一解是x=1,或其中一解是x=2”,当然如果这样认为,命题p或q为真命题。  然而认为p或q是假命题的也有其道理。此时,命题p或q在有这样观念的人心中是:“4方程(x-1)(x-2)=0的唯一解是x=

5、1,或唯一解是x=2”,当然如果这样认为,命题p或q为假命题。  这就是表达习惯的作用。在平时我们表达“方程(x-1)(x-2)=0的解”就写成“x=1或x=2”。所以就出现了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此p或q是真命题。  之所以出现上述矛盾,就在于形式和本质的不统一。如果p和q改成:  p:方程(x-1)(x-2)=0的唯一解是x=1。  q:方程(x-1)(x-2)=0的唯一解是x=2。  p或q:方程(x-1)(x-2)=0的唯一解是x=1或x=2。  则命题p假,命题q假,命题p或q假,这就符合复合命题真假判定原则。  或者p和q改成:  p:方程

6、(x-1)(x-2)=0的其中一解是x=1。  q:方程(x-1)(x-2)=0的其中一解是x=2。  p或q:方程(x-1)(x-2)=0的其中一解是x=1或x=2。  则命题p为真,命题q为真,命题p或q为真,这也符合复合命题真假判定原则。在这里形式和本质达成了统一,因此就没有出现违背此复合命题真假判定原则的情况。  p:方程(x-1)(x-2)=0的解是x=1(假)。  q:方程(x-1)(x-2)=0的解是x=2(假)。  p或q:方程(x-1)(x-2)=0的解是x=1或x=2(真)。  之所以出现违背此复合命题真假判定原则的情况,就在于

7、形式“x=1”在命题p中是:“唯一解x=1”而在命题p或q中是:“其中一解x=1”4,虽然形式没变,但本质内涵却发生了变化,所以导致了矛盾的产生。  我们发现真理、追求真理、探索真理、表达真理,但真理的表现,却需要形式,而形式上的真理与真理的本质往往很难达成一致。就连老子都说“道可道,非常道”。这就提醒我们在数学中,表述不仅要形式简洁,更要全面准确无歧义。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