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五《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五《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

ID:24622195

大小:222.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5

高中数学必修五《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_第1页
高中数学必修五《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_第2页
高中数学必修五《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_第3页
高中数学必修五《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_第4页
高中数学必修五《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必修五《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的思想与方法,并掌握公式。2、使学生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正确运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3、使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分析、探索、归纳、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4、通过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优化思维品质,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

2、教学关键: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关键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发现倒序求和法。应用公式的关键是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建立等差数列模型,运用公式解决问题。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和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四、教学方法按现代教育观,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本节课运用“引导探索发现法”,采用“情境引入——自主探究——成果交流——变式应用——反思回授”等五个环节,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去观察、分析、探索、归纳获得解决问题的

3、方法,把教学过程变为渴望不断探索真理并带着美好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五、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会学习,并善于用数学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受益终身。本节课根据教材特点,激“疑”生“趣”,学生自主探究,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去分析、探索,循序渐进地发现等差数列的普遍规律,从而得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在应用公式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抽象出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带领学生踏上“再创造”之旅。8六、教学过程1、复习回

4、顾,以旧悟新(1)等差数列的定义:,为常数。(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等差数列中,若,则(、、、)。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00多年前,德国著名数学家Gauss(高斯)10岁读小学时,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据说,当其他同学忙于把100个数逐项相加时,高斯经过思考后很快得出其结果是5050。师:“小高斯快速算出的和,成为千古美谈。同学们,我们也能成长为高斯。这节课我们研究《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就是与高斯比一比,我们也能快速算出,并且把这种方法推广到更一般的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求法中去。”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本节课要

5、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般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用表示,即现在分小组讨论探究下面的问题:1、1,2,3,……,98,99,100从数列角度来看,这是什么数列?高斯用什么方法快速算出这个数列的和?2、高斯的算法妙处在哪里?这种方法能够推广到求一般数列的前n项和吗?3、这些方法用到了等差数列哪一个性质?4、能否用高斯的速算法求下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计算(2)计算学生阅读、小组讨论时,老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每个学生在自觉和小组讨论中遇到的难题,要进行适当点拔,使他们的学习走上正轨,然

6、后各小组汇报研究性学习成果,进行全班交流。A组小组长说:1,2,3,……8,98,99,100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高斯的算法是:(1+100)+(2+99)+……+(50+51)=。B组小组长说:也可以写成算式的形式:。师:很好,这种方法就是把数列各项的顺序倒过来再相加的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倒序求和法”。这种倒序求和法运用了等差数学哪一个性质?B组小组长说:运用了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等于首末两项和的性质。即在等差数列中,若,则(、、、)。3、讲授新课,推导公式教师因势设

7、问:“能把倒序求和法推广到一般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吗?”C组小组长说:可以运用高斯算法——倒序求和法可计算:,D组小组长说:同理运用高斯算法——倒序求和法也可计算:8E组小组长抢答:由下列算法也可以得到公式:以代入也可得到公式的形式。师:非常好。公式、称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用这些公式可求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引导学生比较得出:若已知等差数列首项为,末项为,项数为,可直接运用公式求和;若已知等差数列首项为,公差为,项数为,则直接运用公式求和较为简便。从公式的结构特点可知,公式化共包含五个量,,,,,只要知道其中三

8、个量,就可以求出其余两个量。思考:比较两个公式、,说说它们分别从哪些角度反映等差数列的性质?4、初步应用,熟悉公式请同学们解下列一组题。计算下列各题:(1)。(2)。(3)。(4)。生:直接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公式求得:(1)原式(这是正整数列之和)。8(2)原式(这是正奇数列之和)。(3)原式(这是正偶数列之和)。师:第(4)题中的数列不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