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483354
大小:61.6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4
《反思考试背后更高的教育理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反思考试背后更高的教育理想李尚飞,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甘肃省教育科研专家。出版专著《作家的故事》《在教育中美化生命》《中国传统经典名联赏析》《中学生必读的宋人故事》《悠远的思情》《沉思的砂》等;曾参与《趣情理作文》《听名师讲课》等数十种教辅资料的编写工作;在各级报刊发表论文、杂谈及文学作品五百余篇。一、何为教育的“第一等事”明代大儒王阳明十一二岁的时候在京师上学。有一次在书馆里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回答:“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王阳明当即反驳:“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尽管当时
2、的王阳明还不知如何实现成为圣贤这一目标,但从“何谓第一等事”的探问上,表明少年王阳明已经开始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这一重大问题了,而此后的学习、游历、思索、实践都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早年为自己设定的崇高志向,成为他的人生航标。1.志向的砥柱作用一个有着远大而坚定志向的人,势必果敢坚韧,他“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任何打击都消除不了他的意志。所以,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他所有的阅读、思考和实践都围绕着这一目的,自然显得“惟精惟一”,心凝气定,专心致志,没有旁骛。那些琐屑的痛苦,浅薄的欲望,
3、低俗的享受,杂乱的嘈音,无聊的喧嚷,不会在他沉静的内心掀起一丝微澜。志向高远,也就超越了现实的尘嚣,也就能守得一方自然明净的灵台。这样的人,真如庄子所说的“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了。正因为守着做圣贤的理想,所以在面对任何困窘、危难、不幸的时候,王阳明便具备了意志的坚定和精神的纯粹。他虽然对自己的命运也有过悲叹,但更多的是愈挫愈勇的昂扬情态。王阳明在担任兵部主事期间,因反对宦官刘瑾弄权,于1506年被廷杖四十并贬到贵州龙场。在前往龙场的途中,历尽波折,才逃脱锦衣卫的追杀。来到龙场后,他度过了人生中最为艰难的时
4、期,并在那里悟道。他的弟子说:“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仕途的磨难,艰险的环境,叵测的厄运,反而成就了王阳明,这要归结于他持之以恒的志向所带来的泰然和从容。《中庸》里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有了崇高的志向,便有了凝宁的内心,生活贫富、地位高低、环境优劣、遭遇穷通,都改变不了大英雄、大志士的本色。1.志向的动机作用有了志向,才会使人产生实现的动力,才会使人将坎坷视作考验,才会
5、使人产生对前辈先贤的质疑,通过躬行的实践,拥有思与行、想与做的实干精神。对此,王阳明曾说:“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唯其如此,他才开天辟地地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而这种精神,正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所亟需的精神。其实,越是高远的、宏大的、能够支撑一个人成就伟大事业的志向,越带有一定的模糊性。王阳明年少的时候就想做圣贤,但什么才是圣贤,怎样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他并
6、不清楚。于是,就有了不解,有了焦灼,有了痛苦,也有了追索,有了支柱,有了决心。所有的追求都围绕着这个崇高的目标展开,那么每一步就等于向它的靠拢。而这每一步,才是眼看得见、手摸得着、心触得到的具体的行动。这就是“知行合一”,这就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二、教育之症结不在考试1.考试与理想不冲突前人谈读书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志向,都带着一定的模糊性。而到底如何修身,如何格物,如何致知,如何穷理,则相伴着许多具体的规范和做法。对于这样的读书目标而言,参
7、加科举考试,只不过是其中通向“立德、立功、立言”的一条途径而已。所以,后来的王阳明还是参加了科举考试,而且一考就是好几次,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摸索攀登成为圣贤的大道。我们今天谈读书的理想,要为全人类谋福祉,要振兴中华,复兴民族,甚至哪怕是要过一种幸福的生活,也仍然带有类似的性质。而踏踏实实地学习,提升自己的道德和学养,却又是相对比较具体的。考试与理想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矛盾。2.是志向而非考试出了问题我们今天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其实所有的问题,不是出在考试上,而是因为让考试统治一切而造成了志向的沦落。当志向不明确或志向过于低俗具
8、体的时候,也就把一个人拉向沉沦的泥淖了。没有了远大的志向,目前所做的事,就没有了一个确实的旨归,就等于没有目标的漫游,精神很容易走向颓靡,意志很容易走向萎缩。这样来看,外界的喧嚣很容易使人转移注意力,遇到困难很容易让人畏葸不前,就像浮萍一样漂泊无根难以找到一个落脚点。最近一段的学习,是为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