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创设乐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摘要: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因此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参与之乐求知之乐进取之乐 由于长期以来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存在着重讲轻练、重灌输轻启发,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为改变这些弊端,我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了“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操作”,即通过教师运用精心设计、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下面就将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具体作法小结如下: 一、创设
2、人际和谐的情境,是激趣乐学的前提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因此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发扬学问中的自由和组织管理上的民主(如在分组教学中大胆让小组长主持课堂讨论),力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自觉、自主地学习。 二、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是激趣乐学的关键 只有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疲于应付考试中解放出来,才能活泼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我首先减轻了分数对学生的压力,针对优、中、差三类生建立了分类学习目标
3、,通过注重提问、练习、测查等方式使各类生均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其次是不布置家庭作业,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掌握所学知识;第三是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创设浓郁的趣味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兴趣之乐 寓教学于游戏中,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更喜爱游戏活动。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弗里克·福培尔曾说过,小孩的工作就是游戏。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彩游戏的方式,学生十分欢迎,兴趣更浓,教学效果也更好。如在低年级教学中用开火车、开房门、找朋友、夺红旗、放鞭
4、炮等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数学知识。 四、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参与之乐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动学生动手实践或亲身制作学具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它会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手脑并用,通过自身的探索后获得成功,体验到参与之乐。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可让学生在先课前自制一个长方体,通过各种感官理解什么是长方形的表面积,然后让学生把模型拆开,成显一个组合图形,让学生动手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师最
5、后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得出长方形的表面积公式,学生不仅兴趣更浓,积极性高,而且通过亲身参与,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五、创设探索、研究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求知之乐 即: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在师的诱导下探索研究,从而激起学生求知的需要。如:师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这课时,在导入新课时,师让学生任意说一个整数,师马上就能说是否能被2、5整除,这一现象使学生感到十分惊奇、羡慕,就急于知道这是为什么,于是在师的诱导下,逐步发现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从而体验到了求知之乐。 六、创设竞争的情境,让
6、学生得到进取之乐 “好胜心”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对激发学习兴趣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在口算时,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在回答问题时实行抢答,看谁最先回答出来;在进行简便运算时,看谁的方法最简便;在解答难度较大的题时,看谁最先解答出来;此外还可在每期适当地进行一次数学竞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便在紧张、刺激的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到了进取之乐。 七、创设激励的情境,让学生苦中求乐 在教学中设置一些障碍,激发学生在困境中树立“自信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教学
7、“乘法分配律的反用”这课时,学生在掌握了如“11×34+89×34”这种类型的基础上,师便出示了如(1)“11×34+17×34+72×34”、(2)“99×34+34”、(3)“101×34-34”、(4)“34×46+75×34-31×34”等类型的深化练习题,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与我们所教过的“a×c+b×c”类型题有点相同,这时,教师应大胆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通过艰难的研究,学生逐步发现(1)是属于(11+17+72)个34的反用,(3)是乘法分配律对减法的反用,这些题均属于“反用”这
8、种类型的变式题。通过教师创设的激励情境,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树立了“我能行、我很行”的信心。 八、创设多元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整体教学之乐 即,不同的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开设不同的课型,如在教学“土地的丈量”时,可让学生到校外上实践操作课;如针对教材中的有些思考题,可以开展数学活动课等。这样可以充分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思考、分析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