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闻播音员如何“接地气”“长灵气”

探索新闻播音员如何“接地气”“长灵气”

ID:24396033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4

探索新闻播音员如何“接地气”“长灵气”_第1页
探索新闻播音员如何“接地气”“长灵气”_第2页
探索新闻播音员如何“接地气”“长灵气”_第3页
探索新闻播音员如何“接地气”“长灵气”_第4页
探索新闻播音员如何“接地气”“长灵气”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索新闻播音员如何“接地气”“长灵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索新闻播音员如何“接地气”“长灵气”新闻播音员如何“接地气”“长灵气”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新闻播音员如何“接地气”“长灵气”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新闻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的新闻越来越多,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类新闻受到普遍欢迎,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最具活力、最有看点的部分。细细想来,道理很简单,因为电视新闻关注百姓,百姓自然爱看自己身边的新闻。  道理简单,不等于很容易就能做到。虽然近些年我们的新闻节目有所变化,但普遍存在的也是最突出的理由,还是离老百姓的生活不够近,新闻

2、播音也存在这样的理由。在某种程度上,高高在上的语态、完全的官方辞令、只唯上的工作状态,使电视播音工作离群众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  新闻播音工作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自觉切实地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满怀真情走基层,意诚心正转作风,实话实说改文风才能使新闻播音工作“接地气”“长灵气”。  满怀真情——走基层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中秋佳节,敬一丹来到我们江西宜丰,陪着留守孩子一同度过。敬一丹关注留守孩子已经持续多年,在这则新闻中可以看出她对孩子们的深情厚谊,真情流露使整条新闻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一直暖到观

3、众的心里。  播音是一门语言艺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无情之语怎能感动有心之人呢?白岩松曾说过:“人们只有感受到你的真情,他们才会被你的语言内容真正打动。”  情感是思想的双翼,没有这双翅膀,思想永远难以飞翔。在心理学上,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新闻播音主持几乎涉及人类全部的感情类型,使观众为之动容、倾心投入的优秀电视节目,都是情感传播方式成功运用的典范。  新闻播音员的真情实感、朴实亲切从何而来?有人说,可以从书上来,可以闭门造车,可以表演出来,但都不如走进基层真实体验得来。  满怀真情

4、走基层,要成为“真记者”。作为记者“大家族”中的新闻播音主持人,要转变鼻孔朝天的“老爷记者”、隔窗看景的“车轮记者”、闭门造车的“文件记者”、粘贴复制的“电脑记者”的落后模式,转变脱离群众路线、放弃群众立场、丢弃群众观点的方式,真正走进基层去,走到群众中去。  满怀真情走基层,就是要感同身受。了解百姓存活状态,体会群众冷暖诉求,感受群众喜怒哀乐,才能把握群众所思所盼。感同身受,新闻播音员才能将新闻的内容化为自己的思想,将文字变成发自心底的声音,以情带声,传情达意,把“音”和“义”同时送到观众的心里,感染观众的情绪,引起观众的共鸣。  满怀真情

5、走基层,要把握好播音表达的“度”。比如,在敬一丹与孩子过中秋的新闻中,她就很注意对有声语言的制约。她尽管心中充满着对孩子的爱,但引发出的感情,却用一种内敛、略微轻弱的声音去表达,反而能显得情感足,发自内心,深深抓住了每一位观众的心。所以,播音员主持人在走基层的报道中,一定要注意情感的色彩和分量的把握,宁可“情足声欠”,也不要“声足情欠”,也就是说情感要给足、到位,但声音应有所制约。  精品力作于带着真情走基层。中央电视台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采访《索道医生》的乔亚美曾说:“第一次过完索道,我的状态可以用‘惊魂未定’来

6、形容,但就是这种跟着邓医生‘溜索’的深入体验,才让我更加理解了邓医生28年的艰辛,有了这种体验,就更被邓医生的坚守感动。”这两年的新闻报道中,我们也不时看到李瑞英、白岩松、敬一丹、海霞等播音员走进基层,用最和谐、最流畅、最具感染力的电视语言,感动观众,凝聚人心。  意诚心正——转作风  迈进群众的门槛容易,走进群众的心坎不易。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新闻播音员还要重视态度理由。唯有真诚最动人,唯有真诚出真知。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不仅要“一身汗两腿泥”,更要真心诚意。  老一辈播音员齐越说:“生活是我创作的

7、源泉。当我的心和人民的心息息相通,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时,我的播音才有生命力;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我的播音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齐越《献给祖国的声音》)他曾回忆:“在播《焦裕禄》这篇通讯之前,1964年到1965年,我曾参加山西五台县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的过程中,我和那里的农民、干部交上了朋友。我深深地感到,基层多么需要一个带领农民转变农村面貌的有胆有识的带头人啊!《焦裕禄》发表以后,我想:焦裕禄不正是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1966年2月6日,我接受了播录《焦裕禄》的任务。于是蕴积内心的强烈

8、的播讲愿望在胸中奔涌,一年前农村生活的体验,帮助我很快就沉浸在通讯描述的情景中,想焦裕禄所想,急焦裕禄所急,流着热泪,几乎是一气呵成录完这长达70分钟的通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