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71276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及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及教学策略: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由于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拓宽,教学方法的差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接受知识、学习方法及学习心理等方面都不能很快地适应。作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就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做了一些思考,与众多同仁商榷。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衔接;思考;教学策略 :G633:A:1002-7661(2011)05-148-01 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等方面的不同,在接受知识、学习方法及学习心理等方面都不能很快地
2、适应,从而导致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脱节。如何在中、小学数学教学间架起衔接的桥梁,让学生顺利地进行过渡呢?我认为必须解决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 一、营造宽松愉悦、有成功感的初中生活氛围 面对新学校、新同学、新老师、新集体小学生会感到很陌生;另一方面,经过漫长的暑假,学生思想还有些松懈,而此时,初中学习科目的增多引起学科老师的不断变化,对学生自觉性的要求增强,学习的容量和难度明显增加,对学生能力要求也提高了。所以,初中教师要加强对新生的研究,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谐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
3、积极思考,让其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成功的机会,为他们营造一个能使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教育氛围,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1)培养学生“听、思、问、说、记、归”的习惯。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①听好每节课的学习要求;②听好知识引入及形成过程;③听懂重点、难点和疑点的剖析;④听懂问题解决的思路和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⑤听同学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 “思”就
4、是个体的思维活动。没有个体的独立思考,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知识的学习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才能真正掌握、灵活应用。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思考,做到:多想、勤思、深思、善思、反思。 “问”就是发现和寻找思维上的困难、疑惑,并将它们提出来。“学者须要会疑”,“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积极提问是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的重要学习习惯。 “说”就是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说,启发学生有根据地说,帮助学生符合逻辑地说。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和对重要基础知识的识记。①记要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
5、机;②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③记小节、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白“记”是为“听”和“想”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才能达到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归”就是适时对所学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进行归纳小结,将所学习的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系统中,建立知识X络,形成知识体系,提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中小学教学方法的衔接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学生进入中学不适应,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不适应初中的教学方式。面对这个矛盾
6、,教师要加强情景的创设,努力创设良好的、合适的情境,把生活原型中与数学无关的因素剔除,发掘情境背后的数学因素,“数学地”理解情境,在情境中打破原有认知结构,引发认知失衡,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学习,形成对数学的本质理解。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使知识系统化。学生升入初中对一些难理解、难掌握的知识点(如负数、代数式、空间与图形等),教学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缓坡度、重过程、抓关系、常反思、成系统”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步落实。低起点、缓坡度就是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创设合适的情
7、境,引发认知冲突,以问题串的形式,搭建能沿阶而上的台阶,让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重过程、抓关系就是在新知识讲授上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重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总之,小学生刚进入中学,数学教师要基于初一新生的年龄特征与心
8、理特点,鉴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一些列的变化,有梯度的帮助学生过渡这一阶段,做好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以上只是我们课题组的一些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对教师开展实践与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