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14898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浅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摘要】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的本质应该是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批判。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走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重任。【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自然环境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重要会议、考察调研、访问交流等各种重大场合强调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以维系生态安全。据统计,习总书记到现在为止有关生态问题
2、的重要讲话、批示等就超过70次。既然我们选择了利在千秋的生态之路,我们就应该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而带领人民群众走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重任必然就落到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身上。所谓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在实践中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我们必须做到理论先行,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理论基础之基,提炼出其生态观便是我们理论先行的题中应有之意。但是曾几何时,理论界一度质疑马克思主义存在生态思想空场的问题,事实上,的确马克思主义把社会的基本矛盾仅仅归结为
3、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把资本主义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提到核心地位来研究。但笔者认为即便是马克思主义没有就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态意识培育等问题进行系统专门的研究,但也确实存在着难得的生态观,有力地回击着马克思主义存在生态思想空场的论调。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作为自然存在物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是作为自然存在物而存在的,并且人自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
4、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1]这里明确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把人看作是自然存在物。此外,他还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人靠自然界生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里马克思主义不仅把人放到了自然界中去考察,将人的肉体组织当作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把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人的生存及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一方面人的肉体组织源于自然,另一方面人为了能够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与自然进行能量交换
5、,而大自然不会主动和人进行能量交换,这就需要人类的实践这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2]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如前所述,人类在与自然进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实践,而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这就使得整个自然界都可以是人类实践的对象,只要是人们能想到的。这是因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从这段话就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认为由于人类的
6、实践,自然界就会被深深地打上了人类的印记,他强调把自然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发挥能动性可以实践化的对象来把握,把二者的统一看作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三、马克思主义也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进行了批判虽然马克思主义没有将资本主义社会对环境的破坏提到核心地位来研究,但是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对物质的无限追求所带来的严峻后果: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资本增殖,就是说,是占有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利润。[4]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它同
7、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5]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认为正是由于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盲目追求,使得在资本家眼里包括自然界一切事物在内的物质都只是其获取利润的工具、原料而已。因此,所谓的资本家对自然物质的占有和利用并不是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和获取其使用价值,而只是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而这种强制的方式和最终为了确保其形式合理化的制度的最终确立将会随着对自然界物质的无限占有而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化,继而走向矛盾对立。总之,自然界可以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栖息地,即使是深深打上人类印记的
8、历史社会也离不开自然界。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说的: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从前文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中也可以看出,他一直强调人本身就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不可分割,从而说明拥有良好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是人类,尤其是发展到现在较高级阶段的公民主体获得高质量生存与更好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注釋】[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24.[2]肖霜.在社会开放视域下论人的全面发展[J].中共成都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