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35375
大小:167.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1-11
《知识型员工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一、论文的结构与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本科论文包括封面、目录、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部分。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论文一律要求打印,不得手写。1.目录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和主要级次的标题和所在页码。2.论文标题论文标题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标题应能体现论文的核心内容、法学专业的特点。论文标题不得超过25个汉字,不得设置副标题,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分二行书写。论文标题用词必须规范,不得使用缩略语或外文缩写词(通用缩写除外,比如WTO等)。3.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应扼要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摘要中不应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并应避免将摘要撰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内容摘要一般为200个汉字左右。4.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参照相应的专业术语标准),一般列举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并应出现在内容摘要中。5.正文正文一般包括绪论(引论)、本论和结论等部分。正文字数本科不少于6000字,专科一般不少于5000字,正文必须从页首开始。*绪论(引论)全文的开始部分,不编写章节号。一般包括对写作目的、意义的说明,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问题。*本论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通顺简练。*结论是对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结论一般不超过500个汉字。正文一级及以下子标题格式如下:一、;(一);1.;(1);①。6.注释注释是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用带圈数字表示序号,如注①、注②等,数量不少于10个,脚注少于10个的论文为不合格论文。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或出版的与法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为主,数量不少于6篇,参考文献少于6篇的论文成绩评定为不合格。产品说明、技术标准、未公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论文等不列为参考文献,有确需说明的可以在后记中予以说明。二、打印装订要求论文必须使用标准A4打印纸打印,一律左侧装订,并至少印制3份。页面上、下边距各2.5厘米,左右边距各2.2厘米,并按论文装订顺序要求如下:1.封面封面包括《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封面、附录4)、《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封2)、《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申报表》(封3、附录5)。2.目录目录列至论文正文的三级及以上标题所在页码,内容打印要求与正文相同。目录页不设页码。3.内容摘要摘要标题按照正文一级子标题要求处理,摘要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4.关键词索引关键词与内容摘要同处一页,位于内容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并以“关键词:”开头(采用黑体),后跟3~5个关键词(采用宋体),词间空1字,即两个字节,其他要求同正文。5.正文正文必须从内容提要页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页码在页末居中打印,其他要求同正文(如正文第5页格式为“―5―”)。论文标题为标准三号黑体字,居中,单倍行间距;论文一级子标题为标准四号黑体字,居中,20磅行间距;正文一律使用标准小四号宋体字,段落开头空两个字,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正文中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绘制规范。插图按章编号并置于插图的正下方,插图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图序号为“图2—3”,插图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正文中的插表不加左右边线。插表按章编号并置于插表的左上方,插表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表序号为“表2—3”,插表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6、参考文献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的格式打印,内容打印要求与论文正文相同。参考文献从页首开始,格式如下:(1)著作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如:[4]劳凯声《教育法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译著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3)学术刊物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如:[5]周汉华《变法模式与中国立法法》,《中国社会科学》,2000(1)(4)学术会议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5)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序号作者《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和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6)西文文献著录格式同中文,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参考文献作者人数较多者只列前三名,中间用逗号分隔,多于三人的后面加“等”字(西文加“etc.”)。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在会议名称后加“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的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的省略“出版年”。三、毕业设计(论文)装袋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规范管理,统一毕业设计(论文)材料装袋要求:1、论文稿本。经指导的提纲,一稿、二稿和装订好的正稿。2、过程记录表。包括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答辩过程记录表)等;3、相关材料。法专业要求的其他材料,如法学社会调查报告等。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研究内容摘要摘要: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环境教育立法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环境教育的法律规范也很不完善,影响和限制了我国环境教育的大力推行和良好普及,实质上是制约了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本文从环境问题的现状入手,阐释了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教育立法实践,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构想。以期通过加强教育立法的途径,实现我国环境教育的普及,为改善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创造条件。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立法一、环境问题、环境教育与环境教育立法(一)环境问题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不断与之交往。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主题。在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中,环境问题始终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产生和发展的。不幸的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过分强调了作为自然主人的一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忽视甚至忘却自然界的惩罚。环境问题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0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产生了环境问题。到了本世纪50年代,环境事件不断出现和加剧。到了70~80年代则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目前全球人口正以每年9000万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1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人口无节制地增长,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自然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联合国列出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损耗和破坏;酸雨蔓延;水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污染;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森林面积锐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0世纪最后几年有三件震撼国人的大事足以说明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显示出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的报复。一是1997年创纪录(227天)的黄河断流;二是1998年的长江大水灾;三是2000年波及北京等地的频繁的沙尘暴。专家指出了目前困扰中国环境的十大问题。1、大气污染问题2004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4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面临的第一大环境问题。2、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质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3、垃圾处理问题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为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二)环境教育与环境问题的关系1、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环境教育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自然研究(NaturalStudy)。当时在学校开展自然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教育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和参与,了解和评价自然环境。到20世纪上叶,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保护运动(Conservationmovement)在社会中形成,学校教育在自然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自然保护的教育内容,这就是环境教育的萌芽。(1)国外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人类环境会议”是环境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了响应斯德哥尔摩会议的第96条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75年颁布了国际环境教育计划(IEEP),其目的是在环境教育领域内,促进经验和信息的交流、研究和实验、人员培训、课程和相应教材的开发及国际合作。1975年,在前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召开的国际环境教育会议,通过了《贝尔格莱德宪章:环境教育的全球纲领》。该宪章根据环境教育的性质和目标,指出环境教育是“进一步认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在城乡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获得保护环境的知识和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行为的新模式。”此后,《贝尔格莱德宪章》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环境教育纲要与章程的重要依据之一。而环境教育的普及对环境相关法律的立法、执法都可起到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大力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意识特别是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可以涉及到每个人切身利益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的问题,认识到环境问题和法律责任的关系,更好地使环境保护法律成为预防环境问题发生的利剑,这样可以达到依法治理环境和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目的。二、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当一种社会关系需要用立法来调整,说明这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环境教育专门立法是否必要,则完全取决于以下前提:(1)环境教育的重要性;(2)环境教育立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五、结论21世纪是环境世纪,公众的环境意识通过环境教育来建立。根据我国人口多,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公民受教育程度不一的现状,要使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尽早达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和谐社会,通过立法机关制定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教育法》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希望对促进我国环境教育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在城乡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获得保护环境的知识和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行为的新模式。”此后,《贝尔格莱德宪章》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环境教育纲要与章程的重要依据之一。而环境教育的普及对环境相关法律的立法、执法都可起到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大力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意识特别是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可以涉及到每个人切身利益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的问题,认识到环境问题和法律责任的关系,更好地使环境保护法律成为预防环境问题发生的利剑,这样可以达到依法治理环境和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目的。二、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当一种社会关系需要用立法来调整,说明这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环境教育专门立法是否必要,则完全取决于以下前提:(1)环境教育的重要性;(2)环境教育立法我国环境教育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一、论文的结构与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本科论文包括封面、目录、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部分。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论文一律要求打印,不得手写。1.目录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和主要级次的标题和所在页码。2.论文标题论文标题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标题应能体现论文的核心内容、法学专业的特点。论文标题不得超过25个汉字,不得设置副标题,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分二行书写。论文标题用词必须规范,不得使用缩略语或外文缩写词(通用缩写除外,比如WTO等)。3.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应扼要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摘要中不应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并应避免将摘要撰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内容摘要一般为200个汉字左右。4.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参照相应的专业术语标准),一般列举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并应出现在内容摘要中。5.正文正文一般包括绪论(引论)、本论和结论等部分。正文字数本科不少于6000字,专科一般不少于5000字,正文必须从页首开始。*绪论(引论)全文的开始部分,不编写章节号。一般包括对写作目的、意义的说明,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问题。*本论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通顺简练。*结论是对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结论一般不超过500个汉字。正文一级及以下子标题格式如下:一、;(一);1.;(1);①。6.注释注释是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用带圈数字表示序号,如注①、注②等,数量不少于10个,脚注少于10个的论文为不合格论文。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或出版的与法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为主,数量不少于6篇,参考文献少于6篇的论文成绩评定为不合格。产品说明、技术标准、未公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论文等不列为参考文献,有确需说明的可以在后记中予以说明。二、打印装订要求论文必须使用标准A4打印纸打印,一律左侧装订,并至少印制3份。页面上、下边距各2.5厘米,左右边距各2.2厘米,并按论文装订顺序要求如下:1.封面封面包括《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封面、附录4)、《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封2)、《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申报表》(封3、附录5)。2.目录目录列至论文正文的三级及以上标题所在页码,内容打印要求与正文相同。目录页不设页码。3.内容摘要摘要标题按照正文一级子标题要求处理,摘要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4.关键词索引关键词与内容摘要同处一页,位于内容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并以“关键词:”开头(采用黑体),后跟3~5个关键词(采用宋体),词间空1字,即两个字节,其他要求同正文。5.正文正文必须从内容提要页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页码在页末居中打印,其他要求同正文(如正文第5页格式为“―5―”)。论文标题为标准三号黑体字,居中,单倍行间距;论文一级子标题为标准四号黑体字,居中,20磅行间距;正文一律使用标准小四号宋体字,段落开头空两个字,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正文中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绘制规范。插图按章编号并置于插图的正下方,插图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图序号为“图2—3”,插图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正文中的插表不加左右边线。插表按章编号并置于插表的左上方,插表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表序号为“表2—3”,插表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6、参考文献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的格式打印,内容打印要求与论文正文相同。参考文献从页首开始,格式如下:(1)著作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如:[4]劳凯声《教育法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译著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3)学术刊物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如:[5]周汉华《变法模式与中国立法法》,《中国社会科学》,2000(1)(4)学术会议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5)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序号作者《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和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6)西文文献著录格式同中文,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参考文献作者人数较多者只列前三名,中间用逗号分隔,多于三人的后面加“等”字(西文加“etc.”)。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在会议名称后加“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的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的省略“出版年”。三、毕业设计(论文)装袋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规范管理,统一毕业设计(论文)材料装袋要求:1、论文稿本。经指导的提纲,一稿、二稿和装订好的正稿。2、过程记录表。包括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答辩过程记录表)等;3、相关材料。法专业要求的其他材料,如法学社会调查报告等。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研究内容摘要摘要: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环境教育立法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环境教育的法律规范也很不完善,影响和限制了我国环境教育的大力推行和良好普及,实质上是制约了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本文从环境问题的现状入手,阐释了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教育立法实践,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构想。以期通过加强教育立法的途径,实现我国环境教育的普及,为改善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创造条件。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立法一、环境问题、环境教育与环境教育立法(一)环境问题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不断与之交往。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主题。在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中,环境问题始终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产生和发展的。不幸的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过分强调了作为自然主人的一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忽视甚至忘却自然界的惩罚。环境问题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0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产生了环境问题。到了本世纪50年代,环境事件不断出现和加剧。到了70~80年代则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目前全球人口正以每年9000万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1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人口无节制地增长,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自然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联合国列出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损耗和破坏;酸雨蔓延;水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污染;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森林面积锐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0世纪最后几年有三件震撼国人的大事足以说明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显示出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的报复。一是1997年创纪录(227天)的黄河断流;二是1998年的长江大水灾;三是2000年波及北京等地的频繁的沙尘暴。专家指出了目前困扰中国环境的十大问题。1、大气污染问题2004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4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面临的第一大环境问题。2、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质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3、垃圾处理问题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为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二)环境教育与环境问题的关系1、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环境教育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自然研究(NaturalStudy)。当时在学校开展自然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教育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和参与,了解和评价自然环境。到20世纪上叶,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保护运动(Conservationmovement)在社会中形成,学校教育在自然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自然保护的教育内容,这就是环境教育的萌芽。(1)国外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人类环境会议”是环境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了响应斯德哥尔摩会议的第96条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75年颁布了国际环境教育计划(IEEP),其目的是在环境教育领域内,促进经验和信息的交流、研究和实验、人员培训、课程和相应教材的开发及国际合作。1975年,在前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召开的国际环境教育会议,通过了《贝尔格莱德宪章:环境教育的全球纲领》。该宪章根据环境教育的性质和目标,指出环境教育是“进一步认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在城乡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获得保护环境的知识和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行为的新模式。”此后,《贝尔格莱德宪章》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环境教育纲要与章程的重要依据之一。而环境教育的普及对环境相关法律的立法、执法都可起到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大力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意识特别是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可以涉及到每个人切身利益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的问题,认识到环境问题和法律责任的关系,更好地使环境保护法律成为预防环境问题发生的利剑,这样可以达到依法治理环境和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目的。二、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当一种社会关系需要用立法来调整,说明这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环境教育专门立法是否必要,则完全取决于以下前提:(1)环境教育的重要性;(2)环境教育立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五、结论21世纪是环境世纪,公众的环境意识通过环境教育来建立。根据我国人口多,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公民受教育程度不一的现状,要使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尽早达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和谐社会,通过立法机关制定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教育法》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希望对促进我国环境教育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在城乡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获得保护环境的知识和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行为的新模式。”此后,《贝尔格莱德宪章》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环境教育纲要与章程的重要依据之一。而环境教育的普及对环境相关法律的立法、执法都可起到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大力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意识特别是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可以涉及到每个人切身利益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的问题,认识到环境问题和法律责任的关系,更好地使环境保护法律成为预防环境问题发生的利剑,这样可以达到依法治理环境和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目的。二、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当一种社会关系需要用立法来调整,说明这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环境教育专门立法是否必要,则完全取决于以下前提:(1)环境教育的重要性;(2)环境教育立法我国环境教育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毕业论文知识型员工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再是物质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如何留住雇员,留住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知识型人才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原因,并就其原因提出了控制流失的措施,对不可避免的流失提出了降低损失的几条建议。哪个企业能够针对知识性员工的特性及其流失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留住知识性员工,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这个企业就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引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企业资源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而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知识型员工在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知识型员工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和信息工作的人”。因此,他们在传统上听从命令或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的员工不同,总的来说,知识型员工具有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等特点。首先,他们受到过专门的教育,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上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他们了解自身具有的知识对企业的价值,因此他们更多地忠诚于自己的专业,而可能较低地忠诚于所在的企业;第二,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终身就业能力,因此他们有很强的学习意愿,需要经常更新知识,需要企业提供较多的培训机会;第三,他们的成就欲望较强,要求工作中更大的自主权和决定权;第四,他们掌握本行业的信息,在大范围内自由选择企业,如果原企业不能满足其需求,他们就可能会另谋出路。应充分意识到,员工流失是一些企业中的普遍现象。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不管在什么行业,不管规模如何,其所有制如何,不管什么时候,员工流失现象都随时随地发生。据由零点调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共同完成的“企业危机管理现状”课题研究表明,59.8%的国有企业存在着人力资源危机,外商独资企业为41.1%,私营企业的比例为52.4%。这项调查访问了北京和上海两市400家资产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的流失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重要表现形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中高层管理人才意外离职所导致的危机”的国有企业比例高达42%,有同样遭遇的外商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比例也达到了25.3%和32.9%。本文所说的人才流失主要针对我国企业研究人才流失的问题,可以让人力资源管理者学会分析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对照企业本身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应对策,留住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核心员工,这就要求管理者首先要弄清楚员工流失的原因。二、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原因分析(一)、知识型员工的个人因素 知识型员工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重视自身知识的获取与提高,他们渴望获得教育和培训机会,因此他们希望学到更多新的知识,通过企业间流动,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实现自身增值。这种个性特征使知识型员工本身就有较高的流动意愿,不希望终生在一个组织工作。据哈佛企业管理顾问公司的离职原因调查显示,“想尝试新工作以培养其他方面的特长”被列于众多原因之首。(1)教育在交通、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各种信息的把握能力也越大,同时他们所属的劳动力市场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常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工作地点,硕士毕业生常常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职业。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一些具有高教育水平的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所有这些趋势都说明,高教育水平可能成为影响21世纪知识型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2)个性特征个性在心理学是指一个人的行为特征与方式,这些特征和方式决定了他对环境的特有反应。离开企业的员工大多都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如希望有成就感、独立意识强、有很强的自信心及自主精神。个人的个性特征也决定了他的职业兴趣,如果个人的职业兴趣与他所进入的企业职位要求很接近,那么他流出企业的可能性就较小,相反,流出的可能性就会较大。(3)职位满足程度 满足是个人所看重的东西与显示所提供的东西之间的差别。当满足用于定义雇员对企业的感觉时,包括对工资的满足、对晋升的满足、对工作内容和工作条件的满足、对上司同事的满足,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员工就会倾向于流出。(二)、企业因素知识型员工可能更多地忠诚于他们自身而非他们所在的组织,他们不断追求对知识的探索,追求事业的发展。而企业要求他们能够创造价值,这就产生了企业与知识型员工在目标方面的不同,如果企业不能有效地统一两者的目标,使知识型员工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目标,那么就可能导致知识型员工的跳槽。从企业实践来看,造成知识型员工流失的与企业相关的因素主要有:(1)企业规模的影响从理论上讲,企业规模越大,往往伴随着的流失率也越低。这是因为:首先,规模较大的企业,其内部的流动机会较多。规模较大企业中人事甄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较复杂,不利于人才的流动;再者,规模较大的企业中竞争性的工资补偿体系及人事部门对员工流失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导致员工不愿意流出或者不容易流失;另外,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内部福利也较高;还有,大企业中企业文化特点比较鲜明,导致员工有比小企业更多的心理优越感而不愿意离开大企业。 但是事情也会出现不同的局面。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由于雇员之间缺乏相互交流的机会,企业成员之间缺乏凝聚力、缺少人情味以及较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会造成雇员的高流动率。(2)不合理的薪酬绩效体系的影响雇员流失率与企业的相对工资水平有很密切的关系。美国学者阿姆克尼科特和阿利在对制造业雇员辞职率的较详细的分析中发现,决定雇员自愿离开企业的所有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相对工资水平。大多数的辞职者是为了谋到比原来更高的薪水而寻找新的工作的。对流动者来说,他们能获得的净的正收益是他们流动的最重要原因。(3)职位的工作内容在当代社会,人们对于职位设计的兴趣越来越浓。因为人们发现,不同的个人对职位的行为和态度有很不相同,一些职位的工作能够给雇员更大的满足感,因此能够让他们较长时间留在工作岗位上。这方面的因素包括:职位的单调性、工作任务的重复性、工作任务的挑战性、职位的自主权和责任等。职位的单调性和工作任务的重复性与雇员流失之间存在正相关;而工作任务的挑战性、职位的自主权和责任与雇员流失之间存在负相关。 有一家企业,为了提高管理水平,特别高薪聘请了一位十分有管理经验的人才担任办公室主任,该员工到职后发现,在企业里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经过层层领导开会、研究讨论。他这个办公室主任实际上只是个办事员,一句话——有职无权,既无用人权,也无财权。他本来满腔热情地想要发挥余热,为企业的振兴出一把力,没想到这里的环境给他的感觉,就是四个字:“水土不服”。尽管他拿的工资,比他以前高得多,但还是在上任短短两个月后便辞职了。这是一个外聘的高级管理人员,不能得到充分授权,即得不到尊重的典型案例。因此,企业在使用知识型员工及高管人才时,一定要注意本人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与职位标准需求是否适应吻合。(三)、外部环境的影响(1)用工制度对员工流失的影响用工制度是影响雇员流失的重要宏观因素。完全自由的用工制度往往伴随着较高的员工流失率,不完全自由的用工制度有较低的员工流失率,完全不自由的用工制度会导致更低的员工流失率。 完全自由的雇用与被雇用的用工制度下,雇主与雇员为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以契约作为规范各自行为的法律依据。雇主有雇用和解雇雇员的自由,雇员有选择雇主或辞职的自由。劳动力的供求渠道非常畅通,劳动者选择雇主和雇主选择劳动力的渠道也很多,效率也很高。对企业来说,企业对辞退员工所承担的社会成本较低,重新雇佣也很方便;对员工来说,辞职后重新就业不会受到歧视,其辞职的社会成本就很低,雇员一旦发现有更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或职位就会毫不犹豫地辞职。由于这一切,这种用工制度下就会产生雇用员工时具有短期行为。这样企业和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时调整各自的行为,以达到全社会范围内劳动力的最优配置。但这种用工制度在市场信息完全的状态下才会表现出优越性,而且要求劳动力本身对自己及外部的信息有较强的把握能力。一旦企业或个人不能很好的把握信息,所做出的选择或决定很可能是具有负面影响的。完全不自由的用工制度如我国改革开放前,劳动者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一旦被分配到一个工作岗位,劳动者几乎没有不服从的机会,即使这个岗位与他的能力、兴趣、价值观、需要完全不符,他也没有自主权力,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企业也没有自主用人权,不能根据职位的具体要求来选择更适合的劳动者,更无权解雇不合格的劳动者,在这种体制下流动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不完全自由的用工制度则在两者之间,雇员有流动的机会,但机会成本很大,因此雇员在考虑流动时,会有一定的后顾之忧,这就形成了抑制大规模流动的很重要因素。(2)就业与失业水平的影响员工流失率与劳动力就业、失业水平有十分明显的联系。雇员辞职率与失业率的相关体现为负相关。失业率高时,劳动力市场倾向于买方市场,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对于主动性流失者来说其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得新职位的机会减少,因此,本来有流失意向的雇员也会因为惧怕找不到工作而放弃流动的打算。(3)社会环境因素 我国的用工制度的逐步自由化,降低了人才流通的门槛;人才资源市场的开放,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是人才流动的促进因素;另外,知识经济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很大,而目前知识型人才仍是稀缺的,以新兴行业的信息产业为例,据国际数据公司介绍,2000年全世界共有160万个左右的职位空缺。于是,一个出色的人才通常被几家公司争夺。人才的稀缺程度越高,人员流出的拉力越大。三、员工流失带来的损失5U5W4{{+o'G7c#}%_“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企业中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率能够为企业不断 输入新鲜血液,引进高素质员工,淘汰不合格员工,使企业保持活力。但是,如果员工流动过于频繁,企业缺乏一个比较稳定的、忠于企业的员工队伍的支持,将使企业人员松散,没有凝聚力,无力在竞争中与对手抗衡,知识型员工的流失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有:(1)掌握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可能导致企业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泄漏。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带给企业的损失将是致命的,尤其是当这些知识型员工跳槽到竞争对手企业或另起炉灶时,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世界著名的英特尔公司曾经受过这样的一个打击。公司创业初期,天才设计师费根设计的第一代微处理器8080一炮打响,该产品给公司开创了巨大的市场。意想不到的是,费根在关键时刻离开了公司,并带走了另两名重要的技术人才,在外面重组了一个新的公司,推出了比8080还要先进的新产品,很快将英特尔的市场抢去。失去了铠甲和武器的英特尔几乎一败涂地。若干年后,英特尔才重新崛起。 (2)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可能导致企业关键岗位的空缺。由于知识型员工掌握某种专门的技能,所以一旦他们离职,企业可能无法立刻找到可替代的人选。那么这一关键岗位在一定时期内会空缺出来,这势必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甚至可能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害。(3)知识型员工的离职使企业必须重新招募和培训新员工,以满足对人员的需求,这就需要支付相应的招募和培训费用,有时还要付出赢得新客户所需的成本,企业的人力成本过高。知识型员工属于稀缺人才,需要企业花费更多的成本来获取,而且新员工是否胜任工作,是否能融入企业都具有不确定性。加上新员工与流失者的效率差造成的机会生产率,也是企业头疼的原因之一。四、流失的管理和控制 由于知识型人才的流失会带来较大的损失,我们必须对其流失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控制。这里的控制是指有效地管理员工流失,鼓励那些消极意义大于积极意义的流失,使那些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的流失最小化。由于有效地控制雇员流失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地每一个环节,要减少雇员流失,实际上需要从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雇员流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最直接的反应。面临高流失率的企业,想解决不同企业流失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树立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对自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个具体环节进行仔细诊断。(一)树立“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价值观。在解决人才流失问题之前,必须确保管理层已经真的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认为雇员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雇员是最值得信赖的、需要被尊重对待和能够参与决策,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及发挥全部潜力的内在动力。企业的一切行为、决策都应该建立在麦格雷戈的“Y”理论基础上:人是应当受到尊重的、值得信任的,并且都想把工作做好,而且是具有创造性和进取心的。只有当一个企业从上到下都有了“人高于一切”的总体认识,才会在每一次行动、每一次计划过程中、每一次业务决策中都能将人放在第一位,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西门子公司清醒地认识到公司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因此公司支持员工成功,并为员工创造成功的机会。这种背景下,公司提出这样一个口号:员工是企业内的企业家。公司让每一位员工(上到最高管理层下到打零工者)都这样想这样做。这句话并不是空洞的,为了让员工成为真正的企业内的企业家,西门子公司让员工有充分做决策、施展才华的机会,公司让员工有增加薪酬的机会,这样“有名有利”,才能让员工体会到企业家的感觉。这实际上是互利的,即员工才能得到发挥,受到提升,增加了收入,同时企业也得到了人才,创造了利润,这可以说是西门子公司领导风格的体现。(二)双向式信息沟通 大家知道,员工的献身精神建立在对企业的满足上,如果雇员对企业有了不满而没有一个开放的沟通机会的话,雇员的不满会越积越多,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雇员萌生去意。而知识型员工由于其所受教育及较强的个人意识,对企业的认识也较深刻,对企业的不满也相对要更多些。良好的沟通,首先必须有一个公平公开且安全的沟通环境,保证每一个雇员只要想,就可以很方便的与上层进行沟通,并且绝不会由于说出了想要说的话而导致任何形式的不公正对待;不但要雇员自己说,公司也会定期发放不记名的调查表,了解雇员对公司、对管理人员以及工作生活的看法,调查结果汇总统计之后,将由部门主管们提出解决意见,并将结果公示。(三)信任员工 给员工充分的信任,让员工参与决策,树立企业与员工合作伙伴的关系,有助于员工对所在企业的忠诚度的建立,知识型员工一般都是专业人才,对问题的认识比较深刻,往往能给较中肯的建议。如果员工给过建议并被采纳,那他对企业的感情就不仅仅是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了,企业就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它成长壮大,员工也越来越依赖于企业。知识型员工由于其特殊性,有更强的自主性及自我实现欲,企业必须给予更多的自主性,不让他们有束手束脚的无力感。给知识型员工股票期权也是留住人才的一个好办法,当企业发展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时,员工就更关心企业的成长,行为也就以企业更好的未来为目标了。(四)内部流动激励 知识型员工由于本身就有流动的意愿,企业可以以内部流动来降低人才外流的可能性,通过内部轮换保持工作兴趣。知识型员工长时间从事同样的工作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或者有意愿到不同的岗位上尝试新的技能,企业可以通过内部轮岗制来迎合这种倾向,让员工在企业不同职位之间轮换,接受不同工作任务的挑战,以人才流动减少人才流失。加拿大北电网络认为,要想留住优秀人才,物质奖励只是一时之策。随着时间的推进,员工的个人物质水平提高了,薪金的激励效用就会慢慢降低。因此,北电网络在激励员工方面更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帮助员工制定他们的职业计划,例如让员工进行“轮岗”。在北电,通常员工工作两年就会有轮岗机会,以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北电认为,不能让一个人在一个职位上做到退休,公司应提供职业发展空间来留住优秀人才。而员工在轮岗中除享受到类似跳槽的新鲜与乐趣外,也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这对其个人日后的职业发展很有好处。通过内部提升创造发展途径,当企业有岗位空缺时,可以从内部劳动力市场提升,而员工可以越过上级直接提出申请。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和人力资源负责人每年都要花160个小时仔细审阅简历,看看能否从中挑选出适合未来企业需要的管理人才。这些时候选人并非来自公司之外,全部是公司内部人员。经过精挑细选,挖掘出最有潜力的人,然后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培训和指导。通用电气认为,给予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内发展的机会可以留住这些人才,8%的人才流失率证明通用电气的人才战略相当成功。(五)建立科学的薪酬绩效体系 员工会把所得报酬与自己的付出,同事以及外部市场进行比较。如果企业的薪酬体系不能做到内部公平、公正,并与地区行业薪酬水平相吻合,员工便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员工的不公平感将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出现消极怠工、甚至人才流失的现象,从而影响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首先要区分出不同岗位的工资等级,形成合理的纵向差别;其次要合理确定薪资水平,确定每个岗位的绝对工资数。通过定期对本地区、同行业进行薪资调查获取有关信息,可以制定出外部竞争性强而且又符合公司的支付能力的工资水平。通过这种对比,解决外部公平性的问题,有利于避免人才流失的现象;最后要对员工进行个人绩效考评,同样的工作岗位,由于个人的绩效表现不一样,薪资水平也应该有差别,通过绩效考核,将薪资与绩效挂钩,通过横向工资差,真正体现员工的劳动价值。(六)培养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 企业文化有同化作用、规范作用和融合作用。好的企业文化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统一起来,使企业不再是一个利益的结合体,而是一个有共同价值观、共同理想追求的人凝聚起来的组织。企业文化特点比较鲜明,那企业的员工离开这个有共同价值观的习俗化的企业到另一个企业中去,会导致两种文化的冲突,所以好的企业文化能成为留住员工的重要因素。美国一家调研公司曾作过调查,表现出色的公司、员工往往都有一套较清楚的企业价值观(或称信念)。表现差的公司,则多半没有统一的企业价值观,而出色的公司往往流失率也较低,这其中不能说没有企业文化的功劳。(七)注重培训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将之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 知识型员工由于其追求终身就业能力的特质即对自身职业发展有较明确的要求,企业要留住这些员工,必须保证雇员不仅有各种机会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技艺,还可以得到各种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另外,与员工共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员工就把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结合起来了,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步进行,作为企业培养的员工自然不会轻易说离开了。如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集团人事部部长徐国庆认为,年轻人最大的困惑是不容易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彷徨和徘徊中浪费时间,对个人、企业都是极大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起步期的年轻员工岗前要经过三至五天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每个员工切实感受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一段时间工作后,如果对现有工作环境不满意,或者觉得现有岗位不能充分发挥其个人才能,可以不经过主管领导直接向人事部提出要求,人事部负责在一个月内给予满意的答复。许多年轻人在目的明确的“内部跳槽”中尝试和找准自己的位置。(八)以价值观为基础的雇用 这是企业一切人力资源活动的基础,防止人才流失在雇员被招聘之前就应该开始了。在筛选录用的时候,用各种工具及测试方法,保证每一个雇员的价值观都与企业一致。Intel公司对求职者进行的考核以面试为主。对应聘者的考核主要是针对应聘者的职位进行素质考察。应聘者不一定要全部通过面试才合格,因为每个工作的要求条件都不一样。只要个人特质与任职资格中的关键要素相匹配即可。例如一个工作根据相关的性质确定10个标准,可能只要达到5个重要的标准就可以了。面试时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看这些应聘者是否能够适应Intel的6个价值观,或者看他们与这6个价值观有多大差距。如客户导向、纪律严明、质量至上、鼓励创新、结果为导向等,这样做的结果是员工在上班时间表现出来的是心中只有公司,没有自己,每个员工在工作时都会想这样做符合不符合Intel的价值观、规范,能不能为Intel的进一步拓展带来好处,符合公司价值观的雇用行为为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建立了忠诚的员工队伍。(九)离职面谈进行有技巧的离职面谈,了解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避免再次发生。(十)再度合作鼓励流失员工再次回企业工作,第一次合作不成功,如有第二次机会的话,要大胆尝试,可能会有更好的前景。 五、减少流失带来的损失人才的流动是必然的,万一发生了,对企业来讲,流失造成的损失是较大的。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减少人才流失,做到避免损失或将损失减至最小化。(一)人力资源信息库的建立 每一个重要职位都应该建立相应的备用人选资料库,万一发生流失,在企业内部有哪些人可以担任这个职务,他们现在的岗位是什么,进行过哪些相关方面的培训;外部劳动力市场情况如何,现有对这个岗位有求职意向的,条件相符的有几个。建立这样的数据库,可以将意外流失导致的岗位空缺时间降到最少。比如朗讯有时也会有一个自己的“红名单”,记录这些隔离在朗讯玻璃门外的优秀人才,他们会与“红名单”上的人员建立联系,这是他们的一种习惯。建立自己的“人才小金库”,往往能在少量人才变动时及时补上。(二)人才梯队建设对于核心岗位的员工,建立相应的“传、帮、带”制度,也就是必须能够找到一个自己的下属或者同事,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的时间按计划进行教导,这项工作可以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以保证核心员工知识的备份,防止他的突然流失造成职位空白。(三)团队分担机制,核心技术共同掌握 通过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降低因知识型员工流失而导致关键技术泄漏的风险,即使某个员工跳槽到其他企业,也会因为缺乏这样的团队而难以对企业构成真正威胁。(四)信息管理建立客户管理数据库,对企业的客户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售后服务,防止某个雇员流失带走大批客户事件的发生。(五)合同约束 这是最下下策的方法,但也是现阶段较为有效的。雇员进入企业时,企业与其签订合同,在约定服务年限前离职要支付企业由于流失带来的损失的赔偿费用;泄漏商业机密的要追究法律责任,连带赔偿经济损失;接受企业付费培训后,约定期限内不得离职,否则要进行经济赔偿。六、结论 当前研究员工流失问题有两个角度,宏观的和微观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如从宏观角度讲,我国职业流动率还很低,长期以来的制度残留是阻碍流动发生的。企业雇员的低流动率阻塞了职业发展通道;妨碍了新技术的引进;使表现不佳的雇员在企业堆积等。本文主要从微观角度,即企业角度研究那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流失,所以以控制雇员流失,提高雇员就业稳定为目的;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如何避免或降低知识型员工的流失率及流失所带来的损失提供一定的参考。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良□中□及格□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签名)年月日教学系意见:系主任:(签名)年月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本人及导师完全同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和以电子、网络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论文密级:□公开□保密(___年__月至__年__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作者签名:_______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独创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致谢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老师、和研究生助教***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致谢这次论文的完成,不止是我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以及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正所谓你知道的越多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知道的越少,通过这次论文,我想我成长了很多,不只是磨练了我的知识厚度,也使我更加确定了我今后的目标:为今后的计算机事业奋斗。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感谢您的指导,才让我有了今天这篇论文,您不仅是我的论文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谢谢您!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四年的相处,虽然我未必记得住每分每秒,但是我记得每一个有你们的精彩瞬间,我相信通过大学的历练,我们都已经长大,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感谢你们的陪伴,感谢有你们,这篇论文也有你们的功劳,我想毕业不是我们的相处的结束,它是我们更好相处的开头,祝福你们!我也要感谢父母,这是他们给我的,所有的一切;感谢母校,尽管您不以我为荣,但我一直会以我是一名农大人为荣。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也对很多以前的东西有了更深的记忆与理解。漫漫求学路,过程很快乐。我要感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令我受益良多。同时还要感谢学院给了我一个可以认真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机会。即将结束*大学习生活,我感谢****大学提供了一次在**大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院校老师的无私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审阅我的论文。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第一部分学生应遵守以下规范要求一、毕业设计论文说明1.毕业设计论文独立装订成册,内容包括:(1)封面(题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2)中、外文内容摘要(3)正文目录(含页码) (1)正文(开始计算页码)(2)致谢(3)参考文献(4)附录2.中、外文内容摘要包括:课题来源,主要设计,实验方法,本人主要完成的成果。要求不少于400汉字,并译成外文。3.毕业设计论文页数为45页-50页。4.纸张要求: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报告)应用标准B5纸单面打字成文。5.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6.图纸要求:毕业设计图纸应使用计算机绘制。图纸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标准。图纸应按“规范”叠好。7.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得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8.参考文献、资料要求:参考文献总数论文类不少于10篇、,应有外文参考文献。文献应列出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出版社、出版时间等。二、外文翻译1.完成不少于2万印刷符的外文翻译。译文不少于5千汉字。2.译文内容必须与题目(或专业内容)有关,由指导教师在下达任务书时指定。 3.译文应于毕业设计中期2月底前完成,交指导教师批改。4.将原文同译文统一印成B5纸规格装订成册,原文在前,译文在后。三、形式审查5月15日前,将毕业设计论文上交指导教师,审查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四、准备答辩答辩前三天,学生要将全部材料(包括光盘、论文)统一交指导教师。关于毕业论文格式的要求为方便统一、规范论文格式,现将学院的相关要求做如下强调、补充:1.基本要求纸型:B5纸(或16开),单面打印;页边距:上2.54cm,下2.54cm,左2.5cm,右2.5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正文字体:汉字和标点符号用“宋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NewRoman”,字号小四;图号1-1,指第1章第1个图在图的前部要有文字说明(如图1-1所示)表号3-5,指第3章第5个表在表的前部要有文字说明(如表3-5所示)图、表的标注字体大小是五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0;页码:居中、小五、底部。2.封面格式 封皮: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二号、黑体、居中)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二号、黑体、居中)学院:(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电子与自动化学院)专业:(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专业名字之间无空格)学生:(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名字是2个字的中间空1个字、3个或3个以上字的中间无空格)指导教师:(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名字是2个字的中间空1个字、3个或3个以上字的中间无空格,两位指导教师的中间用顿号“、”)完成日期:(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如:2009年5月25日)(注意:5个下划线两端也是对齐的,单倍行距)内封: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四号、黑体)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总计毕业设计(论文)页(五号、宋体)表格表(五号、宋体)插图幅(五号、宋体)(注意:页数正常不少于40页,优秀论文原则上不少于45页)3.中外文摘要中文摘要:标题“摘要”(三号、黑体、居中、中间空1个字)正文(不少于400字)关键词(五号、黑体):3-5个主题词(五号),中间用分号“;”隔开。外文摘要(另起一页):标题“Abstract”(三号、黑体、居中)正文(必须用第三人称)关键词:Keywords(五号、黑体):3-5个主题词(五号)与中文关键词对应,中间用分号“;”隔开。4.目录标题“目录”(三号、黑体、居中);章标题(四号、黑体、居左);节标题(小四、宋体); 页码(小四、宋体);二、三级目录分别缩近1和2个字;四级目录不在“目录”中体现,在正文中也不是单独一行,可以黑体(没有句号),然后空2个字接正文;注意:正文中每章开头要另起一页;“目录”下方中间的页码和摘要一样统一用罗马字,顺接摘要的。摘要目录加页眉5.论文正文页眉:论文题目(居中、小五、黑体);章标题(三号、黑体、居中);节标题(四号、黑体、居左);正文程序用“TimesNewRoman”,字号小四;6.参考文献标题:“参考文献”(小四、黑体、居中)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稿中引用顺序排列,并注意在文内相应位置用上标标注,如:……的函数。示例如下:(字体为五号、宋体)期刊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图书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网上资料:[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网址。发表时间7.其它量和单位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废弃的单位(如高斯(G和Gg)、亩、克分子浓度(M)、当量能度(N)等)。量和单位不用中文名称,而用法定符号表示。图表及公式: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10cm ,表名(小四)置上居中,图名(小四)置下居中。标目中物理量的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坐标标值线朝里。标值的数字尽量不超过3位数,或小数点以后不多于1个“0”。如用30Km代替30000m,用5µg代替0.005mg等,并与正文一致。图和表的编号从前至后顺序排列,图的编号及说明位于图的下方,居中;表的编号及说明位于表的上方,居中。公式编号加圆括号,居行尾。图表中的字体不应大于正文字体。注意:图表标题中的数字也是“TimesNewRoman”。8.论文依次包括:封皮、内封、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不要落项。9.注意:上面没有说“加粗”的“黑体”,均为“黑体不加粗”。补充:1.答辩要求:自述15分钟,回答问题10分钟,自述要求使用PPT答辩内容:1).论文题目2).设计内容3).设计方案4).如何完成设计工作原理软件或硬件设计制作调试安装5).存在不足,今后努力的方向6).致谢3.最后上交学生装订好的论文、光盘、记录表、成绩单4.光盘里的文件夹命名为:学号_姓名_年级专业班级文件夹里包括的文件有:论文、ppt、英文翻译1)论文的文件名格式:学号_姓名_年级专业班号_题目(论文)_完成日期doc2)ppt的文件名格式:学号_姓名_年级专业班号_题目(ppt)_完成日期ppt3)英文翻译的文件名格式:学号_姓名_年级专业班号_题目(英文翻译)_完成日期doc例如:答辩问题5个,侧重总体思路一个软件或硬件一个 翻译一个其他2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