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ID:24030841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_第1页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_第2页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_第3页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在分析了语言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缺失的现象和原因,然后提出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一些具体方法,希望可以剖砖引玉,切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水平。  关键词:课堂教学;口头训练;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G633.3:A:1002-7661(2011)05-165-01    一、语文教学中的“语”和“文”概述  我们常说的语文到底是什么含义呢?《辞海》中把语文解释为: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可见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来讲,就应该是“语”和“文”并重的。语文是工具,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在社会实际生活中,

2、口才往往比文才运用更直接,更具有实际价值。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值得我们研究、探讨和推广。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缺失  1、现行教育体制重“文”轻“语”  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体制,重视文字阅读和文字写作能力,轻视甚至忽视口头语言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以中高考为目标,学生语文能力的衡量以考卷和分数为准绳。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填鸭式教学;学生语文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字词句段;课堂回答问题,就是重复死记硬背的内容。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没要纳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来,在升学考试中也缺乏相应考核内容和衡量标准。  2、没有开口的勇气

3、  中国的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生,由于普通话不标准,内心自卑等多种因素,大多喜欢私下窃窃私语,而都缺乏在公众场合口头表达的勇气。一旦让站起来说句话或者讲个故事,都喜欢低着头不说话,要么就是语无伦次辞不达意。害怕说错,害怕说不好,被别人笑话,是常见的心理,没有跃跃欲试踊跃发言的气氛和自信。  3、缺乏表述的能力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一般的课堂问答,不是背诵字词句段落,就是重复书本上或者老师讲过的内容的笔记。照本宣科式的口头表述,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口头表述的能力得不到锻炼。  4、不懂表述的技巧  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现象:一些“尖子”学生,每次考试

4、(笔试)成绩总能名列前茅,但课堂上设疑答问时要么面红耳赤,要么声如蚊蚋;相当数量的学生课外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时可以说得头头是道,而在正式场合(如班会发言、集会演讲)脱离演讲稿就会结结巴巴,罗里罗嗦。讲话不得要领,不能用简洁明快的口头语言来表述观点,缺乏讲话的技巧。  三、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方案探索  1、转变中小学语文教学和评价体制  转变观念,改善现行的语文教学和评价体系,确实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课程考核方面,改变传统的完全以书面形式进行考核的形式,口头语言的考核也作为很总要的内容增加到课程考核中来,制定科学可行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2、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增加口

5、头语言教学的内容  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我们总结如下:对于怯语的同学,要鼓励他开口,多给他们在课堂上开口讲话的机会,说错了没关系。对于说话辞不达意的同学,要进行纠正和辅导,增强其言谈的逻辑性和简洁性,使其能够正确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增加学生的兴趣  通过定期开展“朗诵比赛”、“辩论赛”、“小品”、“相声”、“话剧”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增加口头语言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乐趣。每天上课前安排十分钟演讲活动,让每位学生轮流演讲,并进行打分评比,对于讲得好的同学通过一定形式给予肯定和奖励。  4、使学

6、生养成学习口头语言的习惯  口头语言的学习非常方便,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学习。随着学生口头语言学生兴趣的提高,除了可以通过电视、广播、X络、杂志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外,还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习多种形式的口头语言。  四、总结  言语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言语能力训练方法的指导,构建言语教学平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言语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把“一言堂”式课堂转变成为“众言堂”式的课堂,把学生培养成为善于谈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有用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