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859597
大小:7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1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单元练习)》案例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单元练习)》案例反关键词: 一、案例背景 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这一单元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块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五、六年级小数及分数的简便计算,其重要程度好比大厦的基石。学习本单元前,学生对这一块知识并不陌生,如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在进行加法验算、乘法验算中接触过,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连减的性质、连除的性质在部分“解决问题”的题目中体验过,如: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长+宽)×2”,也可以用“长×2+宽×2”,又如:一本书有150页,第一天看了35页
2、,第二天看了29页,还有多少页没看完?两种方法合到一起就是连减的性质,等等诸如此类的题,但这些知识的出现是零散的、不全面的,本单元把它们集中到一起学习,并抽象出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给学生建立起完整且清晰的知识体系。学生之前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学习此单元本应该是得心应手,但令数学老师感到困惑的是这一并不陌生的知识运用起来却不尽人意,做练习时要么是几种运算定律产生混淆,要么不能根据数字特点自发的进行简便,要么毫无依据的随便简便(错误简便),正确、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令学生颇有困难,于是有些老师便采取题海战术,熟能生巧,不怕你不会,因此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收
3、效甚微。笔者认为,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进行练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案例描述片段之一: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单元练习)”,主要考考大家的眼力及思维能力。板书课题: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单元练习) 说明:引入课题单刀直入、简单明了,既节省时间,又提出了要求,让学生明确计算的两件法宝,一是眼—审题,二是脑——选择正确的解题策略。 片段之二:抢答 师:我们先来热热身,抢答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的依据。64+120+36189+43+5737×25×4125×37×862×(100+1)395—68—32 抢答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同
4、学们纷纷举手,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相应的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前面的练习一帆风顺,学生抢答争先恐后,突然150—20+30跳出屏幕一学生迫不及待地喊:100(学生掉进了陷阱)师稍停:真的是100吗?(很多学生发现了问题,小手林立)生1:不是100,是60生2:不能先算加法,它没有括号,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师:那么怎样才能先算20+30呢?生1:把加号改成减号。生2:把20+30打上括号。师:对,这两种改法才能用连减的性质去做。 抢答继续进行,紧接着出示360÷12÷3,学生快速抢速,没有难到他们,屏幕快速跳出200÷5×4= 我找了一位中下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
5、响,该生也掉入陷阱,大声回答:等于10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对比、讨论。屏幕最后出现:36+50—36+50一位平时成绩很不理想的孩子也高高举起了手:等于0马上有不同声音反驳:“不等于0,没有括号”。师:对,如果36+50打了括号就能先算加法,结果等于0,那么应该怎么计算呢?生1:从左往右计算生2:先算36—36…… 说明:让学生边抢答边回忆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达到了练中促忆的目的,也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本单元的知识X络,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清晰且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整体性的、清晰的,而不是零散的、模糊的。另外实践证明,学生的简便意识过强也会导致只求简单而不思正
6、误,所以在快速抢答中插入几道易混易错题,以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片段之三:纠错、改错出示学生平时的错题照片。哗,同学们非常惊讶。师: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学生逐题寻找原因)师:会更正吗?学生在错题旁进行更正,教师选几题让学生说说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师:通过这题你有什么感想?生1:简便算法要有依据,不能随便简便。生2:不能随便加括号,有些题加了括号虽然简单,却是错误的简便。生3:做题之前要先看题,想好了再做。生4: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生5:不能只顾埋头拉车师:对,首先要学会抬头看路,先看看题目能否简便,能简便的一定要有简便依据,比如说这几题
7、(指着屏幕上前4题),没有简便依据的就按四则运算法则进行计算,比如这几题(指后面两题)。 说明:以上习题都是学生平时的错题,而且是一些典型错误,用照片方式呈现出来,体现了一种真实感,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并且给学生一种内心的强烈冲击,这就是我曾经犯过的错误或我的同学犯过的错误,从而引发了学生强烈的纠错欲望。里面有几道非简算题,这几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辨别能力,让学生明白简单的错误计算并不等于简便。这种针对学生的典型错误开展练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后面叫学生谈感想,是对解题方法、解题习惯的一种指导,把老师想说的话通过学生说出来,其效果比老师不断强调好得多。0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