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ID:40706684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6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_第1页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_第2页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_第3页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_第4页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嘉善县惠民镇大通小学   顾学民一、教学内容1、加法运算定律2、乘法运算定律3、运算定律的简单运用—简便运算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与原义务教材的不同处原义务教材(第八册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中,结合四则运算的意义概括出对应的运算定律。而新教材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在本单元末对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行概括

2、,只安排了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四、编排特点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具体编排加法运算定律教材从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的情境引出三道例题,分别求李叔叔上下午的路程和、前三天的路程和、后四天的路程和。例1和例2提供了概括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具体事例。进一步,再让学生自己举例,并叙述所发现的规律。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统一用字母来表示。这样编排,一方面有利于符号感的培养,且方便记忆;另一方面提

3、高了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也为以后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的基础。例3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载体,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连加计算中的综合运用。主题图:旅行途中记录行程的情景。考虑到学生对自行车上的记录仪表比较陌生,所以画了一个仪表表面的放大图,并让小精灵做提示性介绍。1、例1,加法交换律。是在主题图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解答并交流,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例1下面的“做一做”可让学生独立完成。2、例2,加法结合律。理解了题意,并搞清了条件和问题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计算。接着,还可以让学生观察比较教材提供的另两组算是,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出

4、像例2这样的例子,再观察、比较。3、例3,运算定律的运用。例3及“做一做”,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4、练习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第1题,要求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如果必要,可以让学升看书说说练习的要求,使全班同学都依次将哪两个数相加,和填在哪个格子里。填完后,再让学生说说表中数的规律:以加号所对的那条对角线为对称轴,对应位置上的两数相等。所以计算时可以利用这个规律,算出对角线及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另一半可以照抄。第2题,可以提示学生想一想,以前在哪里用到过加法的交换律,旨在唤起学生的回忆,并使他们认识到以前学过的交换加数验算加法的方法,

5、其依据就是加法交换律。5、教学建议1、遵循认知规律。教学时,应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2、用好主题图。本节教材的三道例题,都是由主题图引出的。教学时,应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故事性,逐步生成连贯的情境,逐步生成后继的问题,使本节的教学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注意引导学生用新知识去理解以前学过的内容。本节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识基础,反过来,学了本节的新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方法。例如,交换加数的验算方法,加法中的“凑整”计算,等等,过去只知道这样做,现在知道了它们的依据。这种“再

6、认识”对于加强新知识的巩固和记忆,也是很有帮助的。乘法运算定律教材以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境为载体设置主题图,由图引出例1、例2和例3,为概括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提供具体的事例。这样编排,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感悟、描述规律。主题图: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主题图,看看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学生可以按自己看到的说,也可以把图中的两段说明文字复述一遍。再根据这些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可解决的一些问题。1、例1,乘法交换律。启发学生自己发现乘法交换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进一步,可让学生在主题图中,找出可用乘法交换律解决的其他问题,并列出算式。2、例2,乘法结合律从解决

7、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得到乘法结合律的一个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得出乘法结合律。小结:与加法两个运算定律相应地作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小精灵提出的问题:“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交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