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神经生长因子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神经生长因子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作用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生长因子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总有效率90.8%。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能促使受损伤神经细胞的增殖、再生,早期应用使受伤的神经细胞得到有效修从而降低儿童神经系统的致残。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新生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新生儿期危害严重的疾病,足月儿多见,易造成智力低下、视觉、听觉及脑瘫等后遗症。早期给予神经生长因子干预治疗能有效的降低儿童神经系统的致残。
2、现将资料完整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80例患儿临床治疗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8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80例,均符合1997年《中华儿科杂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诊断和分度。随机分两组: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一般治疗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29例、女13例;足月儿40例,早产儿2例;出生体重2500〜4000g39例,〉4000g3例;入院日龄<24小时38例,24〜48小时4例;重度5例,中度22例,轻度15例。对照组38例,男24例,女14例;足月儿34例,早产儿4例;出生体重2500〜
3、4000g;入院日龄<24小时30例,24〜48小时8例。重度4例,中度19例,轻度15例。两组患儿入院时症状、体征及病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吸氧、镇静、维持血压、血气、血糖、控制液体入量等对症治疗。日龄3〜4天时加用神经生长因子,1次/日2ml,10〜14天1疗程。疗效判定标准:观察临床几个典型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临床症状和体征5天内消失显效,10天内消失有效,10天后仍不消失为无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讨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由于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
4、或暂停而导致的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足月儿多见。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病之一。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由118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是发现最早、最典型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它不仅具有中枢神经系统营养因子的作用,而且能促进受损神经元的再生,改善神经元的病理状态[1],对缺氧缺、缺血后神经损伤亦有重要的保护和修复作用[2]。在胚胎时期,神经生长因子分布广泛,含量较多,出生后,分布区域明显减少而且含量下降,至成年保持较低水平[3]。在神经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应激表迗水平上调,但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增加时程很短,表达水平有限,难以对损伤
5、神经元起到全面而持久的保护作用[4],细胞培养试验同样证明了这一点[5],此时外源性神经元的供给十分必要。神经生长因子等大分子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但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缺氧缺血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在新生动物实验中已得到证实[6,7],这就为应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等大分子物质通过周围途径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8]。另外,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可能具有以下保护机制:①抗自由基作用,神经生长因子通过增加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自由基清除剂的活性,对减轻神经元损伤有重要作用;②拮抗兴奋性氨基酸
6、的神经毒性,神经生长因子能影响细胞膜上的离子泵,如Na+>/sup>/K+>/sup>泵的活性,而稳定细胞内Na+>/sup>/K+>/sup>浓度比,缓解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③维持细胞内Ca2+的稳态;④抑制神经细胞的程序化死总之,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十分有前途的生物分子,具有治疗脑缺氧缺血性神经损伤的能力。在临床上,早期(生后3〜4天)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9],使损伤的神经元得到有效修复,从而降低儿童神经系统的致残率。参考文献1TanyXQ,CaiJ,NelsonKD,etal.Functiona
7、lrepairafterdorsalrootrhizotomyusingnervevconduitsandneurotrophicmolecules[J].EurJNeurosci,2004,20(5):1211-1218.2TuszynssssssskiMH,UHS,AlksneJ,etal.GrowthfactorgenetherapyforAlzheimerdiseasedJ].NeurosurgFocus,2002,13(5):5.3ParkIK,LeeKY,SongCW,etal.Immunohistochemica
8、llocalizationofnevergrowthfactor,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and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inmesencephalon,rhombencephalon,andspinalcordof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