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600483
大小:1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09
《小学数学三年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数的初步认识设计理念“分数”的教学属于数的概念教学。根据新课标理念,应该让学生经历分数概念发生、发展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变书本间接经验为学生亲历的直接经验。其次,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情境,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第三是要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概念学习扎实有效并具有一定的开放度。本课就是基于以上认识进行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学情与教材分析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整数和小数之后,又一关于数的新的领域。这节课是今后学习分数的起始点,为下一阶段较全面的认识分数,及同
2、分母分数加减,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大小比较,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等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在这个阶段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建构分数的相关知识。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和实物、直观图形,在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联系具体图形等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经历初步认识分数几分之一的过程,学会观察、交流、独
3、立思考与清晰表达自己想法,提升相关的能力。3.在创造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初步会用分数,获得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爱心等图形。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1.根据问题引出平均分。2.用一个数表示一半。“一半”也用一个数来表示,该怎么表示?3.欣赏古代人表示一半的方式。你知道古代的人是怎样表示一半吗?4.1/2的读写,引出课题。你们会读写这个数吗?分数1/2表示什么意思呢?【设计
4、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一半”用一个数该怎么表示,体会分数概念产生的必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花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后面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二、动手操作探索,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1.认识1/2。请同学们用圆来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设计意图:这部分的设计由分圆的过程到概念的揭示,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概念形成过程。也通过交流、判断、质疑,进一步感受“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使学生对1/2表面上的理解上升到本质含义的层面上,有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2.丰富1/2的认识。学生动手
5、用阴影表示出不同的图形1/2思考:这些图形形状、大小、折法都不同,为什么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引导学生抓住本质,进行适度抽象概括“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1份就是二分之一,都能用“1/2”这个数表示。】三、拓展巩固应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1.类推其它分数。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二份,其中一份用1/2表示。如果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该用多少表示?20份?100份?2.创造几分之一。同学们动手试试,创造出你最想要的几分之一吧。汇报你是怎么得到这个分
6、数的,如果我们接着再折,你还能得出新的分数吗?如果我们不折呢,你还能说出新的分数吗?说得完吗?可见分数是无限的。3.小结(略)。【设计意图:本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造的机会,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对1/2的理解逐步泛化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4.应用练习(略)。设计思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而这节“分数”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注
7、重教学活动的过程,即在教学领域内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来龙去脉”,学习才会充满兴趣和动力。因此如何在有效的时间里既让学生掌握又学得有兴趣,进行有效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作出几点尝试:一、创设简单的数学问题情境,提有效数学问题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设计了简单但贴近学生实际现实情境,在突出平均分的基础上引出:“一半”用一个数表示该怎么表示,从而引入新课。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与尝试中体验到分数的产生过程。
8、二、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提有效数学问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本课当中我充分的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