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记》研究的学术分野

古代《史记》研究的学术分野

ID:23415856

大小:6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7

古代《史记》研究的学术分野_第1页
古代《史记》研究的学术分野_第2页
古代《史记》研究的学术分野_第3页
古代《史记》研究的学术分野_第4页
古代《史记》研究的学术分野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史记》研究的学术分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史记》研究的学术分野摘要:在《史记》研究中,内容丰富,方向多元,对《史记》研宄的著作进行归队排列,有利于纵横方向上的分析、比较,辨明异同,归纳特点,有利于清晰显示《史记》研究的发展脉络。根据内容的倾向性,《史记》研宄著作可分为辞章、考据、史论三派。辞章派以文章点评为主,考据派以考订文本为主,史论派以围绕《史记》而发的经世致用的论断为主。三派各有特点,又彼此紧密联系,共同促进《史记》研宄的深入发展。关键词:《史记》;史记学;辞章;考据;史论《史记》是文学与史学结合的典范,不但是群史之领袖,且被历代文人奉为文章之楷模。历来对《史记》的研宄有侧重于文

2、学的,有侧重于史学的,有考证文本的,有评点议论的,有为求艺术之美的,也有为求经世致用的。总之是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横向上,多元化的态势可以表现一时期内学术的繁荣,而在纵向上,若要明晰《史记》研究的发展演变,对相关研宄著作进行归队排列则是必要的。笔者以为根据古代《史记》研宄著作内容的倾向性,可将其分为辞章、考据、史论三派。辞章一派,治《史记》以点评为主,侧重于文学方面,探究《史记》的表现形式,挖掘其审美价值,指引读者欣赏其中文章之美,教导后学写文章的方法与策略。如明代人研宄《史记》以点评为主,关注《史记》文章的结构、关键、脉络等章法,虚实、详略、叠字

3、等叙事之法,如茅坤《史记钞》卷二八《曹相国世家》:“此篇专看参之所以守何法处,故于饮酒自颓放处皆有本旨,而民歌其相业,‘清静’、‘宁一’四字,一篇之大旨也。”[1]这是点出篇章主旨,指出整篇文章都是为了表现出曹参的“清静”、“宁一”而写的。也有对《史记》文章艺术风格的形容夸赞,如归有光《评点史记例意》:“事迹错综处,太史公叙得来如大塘上打纤,千船万船不相妨碍”。如此类,评语虽则华丽精彩,却未免抽象、虚浮。杨慎《史记题评》、唐顺之《荆川先生精选批点史记》、归有光《归震川评点史记》、茅坤《史记钞》、陈仁锡《陈评史记》等都可归之于辞章一派。考据一派,治《史

4、记》以校勘、训诂、注释、辨伪等方法为主,考订异同,去伪存真,解释名物,以恢复《史记》原本面貌为追求。如清人研宄《史记》以考据为最盛,或通过版本比对、《史记》本书前后对照、博采众书参互考证,或用音韵学、金石学的成就等辨误去讹、考释字词。梁玉绳《史记志疑?十二诸侯年表》:“平王十四。郑武公十四。生庄公悟生。附案:‘悟’与‘寤’同,然他本多作‘寤’。”[2]周平王十四年,郑武公十四年时,表中有文字记载“生庄公悟生”,梁玉绳通过多个版本的相互参照,指出“悟”与“寤”二字是相通的,但其它版本多作“寤”字。又如钱大昕《史记考异?伍子胥列传》:“遂灭邹,鲁之君以归

5、。”钱大昕对此辨道:“‘鲁’当作‘虏’,音之讹也。《左氏传》:‘邾子又无道,吴子使太宰子余讨之,囚诸楼台。’‘邹’即‘郝’也,当云‘虏其君’,转写或误尔。一本‘灭’作‘威’。”[3]柯维骐的《史记考要》、程一枝的《史诠》、王念孙的《史记杂志》、王鸣盛的《史记商榷》、洪亮吉的《史记发伏》、钱塘的《史记三书释疑》等这些著作都可归于考据一派。史论一派,或从《史记》记载中钩稽史实,探寻历史规律,或论历史事件、人物,臧否得失,总以资鉴人君、致用当世为旨。如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二“盗贼课”一条下引《史记》中武帝作沉命法以治群盗之事,与《后汉书》所记光武帝治群盗一

6、事相比。汉武帝时沉命法严苛,不但为盗者诛,而且“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捕弗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结果使官府上下都恐怕得罪被诛,即使有盗贼也不敢上报,故“盗贼??多”。而光武帝精于吏事,“听群盗自相纠?',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如此令盗贼自乱。“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盗贼而不收捕者,及以畏?蘧璩俏?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为殿最,唯蔽匿者乃罪之。”如此使官吏勇于讨贼。群盗解散的,也给他们生计之资,“赋田受?A,使安生业。”如此盗贼日息。顾炎武比较二者的方法与效果,得出“天下之事得之于疏,而

7、失之于密”的结论,是为治国者可鉴。[4]诸如此类的可归为史论派。这类著作特点在于其是以历史的视角,而不仅仅是以著作的视角看待《史记》,也就是将《史记》放入历史长河中它本应所在的位置,以客观的态度去审视它。另有赵翼的《史记札记》、夏之蓉的《读史记提要录》等著作可归为史论一派。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史记》的评论繁不胜举,并不能无区别地一概归为史论一类。有不少的学者虽也多有史实评论,但他们或借儒家义理观念褒贬世道风俗,或故为高论,苛责前人,或主观臆度,褒贬不经,或见文有感,发表个人喜好憎恶。总之颇多离幵具体历史事实的主观性评论。例如苏轼《东坡志林》卷五:“吾

8、尝以为迁有大罪二,其先黄老,后《六经》,退处士,进奸雄,盖其小小者耳。所谓大罪二,则论商鞅、桑弘羊之功也。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