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学术价值研读方法探讨

史记的学术价值研读方法探讨

ID:32499574

大小:6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09

史记的学术价值研读方法探讨_第1页
史记的学术价值研读方法探讨_第2页
史记的学术价值研读方法探讨_第3页
史记的学术价值研读方法探讨_第4页
史记的学术价值研读方法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史记的学术价值研读方法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史记的学术价值与研读方法探讨(2004年2月27日在泸州天立国际学校讲)  文史共通,匪特文史,文史哲亦共通。章学诚先生所谓“六经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史记》有感而发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既文且哲,亦文亦史。下面,我从史学与文学和哲学相结合的高度,向同志们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孔见不敢妄是,诸多不当之处,恳切期望大家不吝批评指正。           一、发凡起例,创为纪传之体史者,记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记录下来,就成历史,就是文章。《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1年),是我国第一部通史,第一部关于我国古代社

2、会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社会风貌以及各个阶层人物群像的百科全书。《史记》贯通古今,包罗万象,不仅包括历代帝王兴衰以及中国古代认为与帝王兴衰相应的自然变化,而且提纲契领地介绍了足以反映某一时代文化思想的诸子百家学说。举凡历法星象,地理天文,上自天子、诸侯,下至游侠、监者,剌客、屠夫,乃至倡优医巫之人,“天下遗闻亡事,靡不毕集。”全书130卷,每卷1篇,52万言,计有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5种体制:本纪,12篇,有五帝、夏、殷、周、秦、秦始皇、项羽、高祖、吕后、文、景、孝武。按照年代顺序,记叙帝王的政迹和言行。“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

3、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上记轩辕,录秦汉,下至于兹”,集中反映了司马迁纵观历代兴亡、历史发展大势的撰述宗旨,也是全书表述历史进程的总纲。表,10篇,按照年代谱列各种重大事件。自三代迄于当世,有世表、年表,还有秦楚之际月表,反映“并时异世,年差不明”的头绪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年月;书,8篇,有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涉及礼乐制度、历法、天文、地理、重大祭祀、经济财政等社会生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诸多方面。以明其“损益”、“改易”之迹,“承蔽易变”之状;...世家,30篇,记载各国诸侯事迹,以及王朝辅拂股肱之臣“忠信行道,以事主上”的史事,与

4、乎朝廷与地方(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列传,70篇,为古往今来各个阶层和各个方面形形色色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包括日者,游侠、剌客等下层社会人物)立传。这种贯穿古今,包罗万象,“纪以叙其大端,传以委曲叙事”,表述生动、丰富的历史内容的史书,是以纪和传为主体的,后世史家称之为“纪传体”。用纪传体编写史书,不能说是司马迁的发明。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几就曾经在他的《史通》里说过,《史记》的“本纪”和“世家”,分别是仿效《禹本纪》和古“世家”;“十表”仿自《周王谱牒》;《平准书》和《货殖列传》脱胎于《管子》;《准南子》里的“天文志”,可以说是《史记·天官书》的前身。但是,

5、成功地把这5种文体巧妙地结合起来,各有侧重而又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表述历史提供更广阔的领域,则是司马迁的再创造和杰出贡献。《史记》以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系统而完备的方法,典型而鲜明的人物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唐代以降,以它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而编年体史书,则被称为“古史”。从此“历代因之,遂分正副,莫不甲纪传而乙编年”。用清人赵翼的话讲,就是“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有人说,项羽不是皇帝,列入“本纪”是“为例不纯”,“自乱其体”。其实,项羽是实际上领导了当时各支起义力量,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在秦亡汉

6、兴之际的5年之间号令天下的。为项羽作本纪,正是太史公实事求是和进步历史观的表现。基于同样的原因,他又作了《吕后本纪》而不为刘邦儿子刘盈这个只是名义上的皇帝作本纪。刘知几轻通史而重断代;魏禧说司马迁“仅工于文,班固则密于体”。其实,通史和断代史各有千秋,何况班固《汉书》本是拟《史记》而作,记述汉武帝以前的史事,基本上是照录《史记》原文,虽然说“史学家事必有据,唯恐一言之由己出”,但是,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史记》确实是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还是赵翼说得好:“无所因而特创者难为功,有所本而求精者易为力,此固未可同日语也。”二、文史共通,文史哲亦共通...深厚的文学造

7、诣和鲜明的个性特色,是《史记》成为史家绝唱的又一重要原因。“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文史共通。匪特文史,文史哲亦共通。《史记》是历史书,是文学书,也是考究“天人之际”的哲学书。这部部鸿文巨制,对于历史学科的重要性,自无待言,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我们小时候,是把它当成文学书读的,现在的中学生,不也是在语文课上读《史记》的吗!写书,总要经历立意选材、布局谋篇、命笔行文、选词炼句这样几个阶段。司马迁写《史记》,也不例外。从立意上看,可以明显地看出《史记》亲民、求实、通变、不以名位、成败论英雄。亲民。司马迁在感情上接近人民,重视民心的向背,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劳苦大众的同

8、情,对封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