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诗眼题型专练

诗歌鉴赏之诗眼题型专练

ID:23171855

大小:51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5

诗歌鉴赏之诗眼题型专练_第1页
诗歌鉴赏之诗眼题型专练_第2页
诗歌鉴赏之诗眼题型专练_第3页
诗歌鉴赏之诗眼题型专练_第4页
诗歌鉴赏之诗眼题型专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诗眼题型专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学员编号:SQST099156年级:七年级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授课类型C-古诗鉴赏(诗眼)星级★★★授课日期及时段2016年2月17日教学内容1、一词领全诗型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一词(或一句)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或“字眼”或“诗眼”),为什么?提问变体:哪字词(句)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或“字眼”或“诗眼”)?二、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或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切入分析一

2、般抓两点:①如是从内容或结构上去问哪句是领全诗词时,分析时一般抓在内容上能起总领的句子或结构上能起承上启下的句子,如下答题示例第②步骤;②当问哪个字时,一般宜抓住能体现或表现诗人情感的动词或形容词去理解分析,如“喜”“惜”“悲”“痛”“怒”“哀”“愤”“怨”“叹”“笑”“喜”“愁”“乐”“冷”“凉”“闲”等,或体现冷、热色调的词(如“暗”“灰”“黑”“明”“亮”“红”等)去把握分析。三、答题注意对“提问变体”问题作答,千万不要只回答出哪字就草率收兵了,应该象“提问方式”中要求回答“为什么”才可。四、答题步骤①该

3、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②从该词在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五、经典题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同意。“柳”,“留”也(谐音)。古“折柳”的寓意含有“惜别怀远”之意,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抒发思乡之情的。(步骤①——指出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这种思乡之情是由“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②——指出该词在全诗结构内容上所起的作用)可见“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回应问题归

4、结肯定你的观点,这点也很有必要)六、学以致用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悲”字是贯串全篇的主线,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首联从衰草落笔,推出“悲”字,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写送别情景,仍紧随“悲”字;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一直围绕“悲”字展开;尾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上。所以说“悲”字在诗中起着主线的作用。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

5、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问:“诗眼”有“句中眼”,即一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也有“篇中眼”,即一首诗的精神所在。有人说,开头“流落”二字为本篇诗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读懂全诗。诗题告诉我们,这首诗是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别业”可由诗中“旧业”推知是另置的园宅。而汉阳又远离京师,当然是“流落”了。再加上全诗处处都与“流落”二字应照,所以说“流落”是诗眼。答:同意。“流落”二字概括了李中丞的现状,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全诗多处对“流落”二字进行照应。“罢归无旧业”既

6、表其清廉,也说明其“流落”的原因,最后两句写起“流落”之状,更寄寓深切同情。“曾驱”一句及“独立”一联写其当年何等威风,何等功业,与今之“流落”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其人“流落”之可叹。因此说“流落”是全篇诗眼是正确的。专题过关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1.品读这首田园诗的前两句,说说这山村什么样的特点?作者用哪些意象写这些特点的?(3分)2.根据对全诗的理解,你认为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并简要陈述你的理由。(3分)参考答案:1.“一两家鸡鸣”说明山村人家不多,

7、突出了山村的幽静;(1分)雨中的竹林、溪水、村路、板桥,写出了山村自然和谐优美的景致。(2分)2.“闲”。(1分)运用了反衬手法,以闲衬忙,从侧面入笔,写出了仲春时节农事繁忙的景象,充满了欢快向上的劳动生活气息。(2分)   塞下曲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据说曾两度与汉和亲。   (1)“诗眼”是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4分)   (2)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

8、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这首诗独辟蹊径,赋予了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1)诗眼是“静”,(1分)因为本诗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因此在前两句生动概括了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后,第三句描绘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家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