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灾后重建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运用灾后重建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ID:23112910

大小:65.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4

运用灾后重建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形态_第1页
运用灾后重建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形态_第2页
运用灾后重建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形态_第3页
运用灾后重建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形态_第4页
运用灾后重建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形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用灾后重建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用灾后重建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形态“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把重灾区建设成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的总体目标,以“对历史负责、向世界交待”的重建豪情,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迅速重建起了美好新家园,促进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突破,取得了很多耀眼的成绩,总结出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为我们今后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完善和深化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机制、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快速发展的路径。一是坚持城乡统筹,突破资金瓶颈。用好用活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腾出的集体

2、建设用地,在市域范围内挂钩使用,获得的级差地租收益用于住房重建,共新增耕地15万亩,筹集资金23亿元。大力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依法流转集体建设用地,建立市场化融资平台,201万重建农户通过担保公司向金融机构申请了883亿元的贷款。确定多种城乡住房重建方式,按时发放重建补助,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励群众借资筹款、投工投劳自主重建,特别是开发性重建,引入社会资金近30亿元参与重建。二是坚持“四性”理念,提升重建水平。克服了将城市小区移植到农村的做法,形成了“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发展性”的四性理念,通过重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农

3、民收入,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力量。组织重建规划设计大会战,迅速完成640个点位规划设计和重建的9大类、36子项专项规划。开展优秀规划方案评选,举办规划设计成果展。十万建设大军、百万灾区群众参与施工建设大会战,结合林盘保护,突出抓6条风貌轴线多样性重建示范,建成了天马向荣、紫虹沿线、鹿鸣河畔等重建典范。三是坚持民生优先,同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重建先行,都江堰快铁等8条国省干线全面开工,7条基本建成,1720公里农村公路接近尾声,665公里安置点外连道路同步实施,重灾区50余万群众用上放心水,建成或在建515处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两条天然气主

4、管网。优先安排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恢复重建。灾区800余所中小学告别板房学校,239个卫生机构重建项目全面开工,已竣工197个。四是强化统筹协调,加快住房重建。建立强有力的重建领导机构,四大班子37位市级领导定点联系重灾乡镇。建立建材供给价格调控机制,完善工程质量监督机制,抽调技术人员驻镇督导,质量安全协管员现场监督,抓好工匠培训,严格资金项目管理,确保规范重建、安全重建、廉洁重建。强化对口援建服务协调,深化援建合作,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变受援为共同发展。目前,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市农村住房重建已建成98%以上,春节前可全面完成

5、;城镇住房已竣工84%,“三年重建、两年完成”的目标胜利在望,大力改善了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灾区社会经济繁荣。通过认真分析形势,我们感到当前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克服。一是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比较薄弱。一方面,政策法规层面重城轻乡的特点十分明显。按照《城乡规划法》和《建筑法》等法律法规,乡以下的规划由乡人民政府负责,限额以下的建设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均难以保障规划质量和建设水平。现行体制对农房建设在建筑造型、风格、色彩上只能引导,无法进行审查、限制,不利于农房建设充分体现多样性。另一方

6、面,机构设置和力量配置同样存在重城轻乡的现象。农村建设管理主要由乡镇政府承担,有责无人、责重人少的情况十分突出。一些农房,还有处于失查、失控状态。粗放管理已明显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总结灾后重建的经验,市政府制定了《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在管理机制上有很多创新,但还需要在力量上予以强化,才能得到落实。二是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我市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来,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交通、社保、社会救助等加大了城乡统筹力度,取得了突出成效。但分级筹资、分级投入的体制,使县城、小城镇的城区和农村

7、集中居住社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圈层差距较大。以XX年为例:城市建设方面,全市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共212亿元,中心城区投入134亿元,14个县城投入约78亿元。各圈层比例为:一圈层65%,二圈层31%,三圈层4%。城市与乡村的投入比较,为89:11。三是农村产业业态有趋同化倾向。灾后重建坚持“四性”的理念,在规划上充分注重产业的发展性,努力追求群众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协调转变。但是农村产业业态的趋同化明显,在种植业上品种单一,多以猕猴桃、蔬菜为主,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不多;乡村旅游产业主要以单家独户经营的

8、农家乐为主,缺乏具有品牌支撑和规模化、规范化作用的项目。对农产品就地加工和物流基地建设缺乏足够的预见和深度考虑,产业的集聚集群化发展不明显对一、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因此,按照“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目标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部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