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ID:2293537

大小:2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5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_第1页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_第2页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_第3页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_第4页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第三《植物激素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主要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内容。通过观察现象总结向性运动的概念。通过探究活动弄清生长素发现过程及其作用。重点介绍达尔、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100多年前的实验,从而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高中教材中利用科学研究的过程呈现科学知识的部分并不多。生长

2、素的发现过程就是其中比较完整地反映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本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素材。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关,对理解适应性等有重要意义。生长素的内容牵涉到植物的个体发育等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向性运动的概念。(2)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学科王(3)理解植物向光性原因,生长素产生、分布和运输。2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2)运用生长素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介绍,学习科学家

3、的思路、方法观察、假说、实验验证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使一个继承、修正、补充、创新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校绝大多数学生生长在农村,对于植物向光性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过接触,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逐渐增强,面对新奇而富于思考的问题,学生有探究的欲望。学生对求解向光性成因问题,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方法基础。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以及对几位科学家和他

4、们所进行的实验的介绍。使学生体验科学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适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体会知识的得出过程。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六、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投影展示向着窗外生长的植株,组织学生讨论教材“问题探讨”中的讨论题。分组讨论后回答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教师简单总结,并给出植物向光性的定义理解向光性的含义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向光性

5、问题:你有没有想过植物为什么会向光生长?科学家们又是怎样研究这一问题的呢?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投影展示达尔向光性实验示意图。并提出问题:1、实验1和2对比说明了什么?2、实验3和4中为什么要分别遮盖胚芽鞘的尖端和下面一段?3、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部分?4、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给出达尔的结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弯曲。过渡语:达尔的结论是否正确呢?还需要进一步证明。他结论中所说的刺激是否能由尖端产生向下传递呢?要证明该如何

6、设计实验?展示鲍森。詹森的实验示意图,提出问题:通过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肯定学生的结论并进一步提问:尖端产生的刺激能传到下部,那么它为什么能使伸长区两侧生长不均匀呢?展示拜耳实验的示意图,并提出问题:1、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2、通过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讲述:通过以上实验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物质?其化学本质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证明展示温特实验的示意图并提出问题:1、此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2、通过此实验能否知道尖端产生的是什么物质?

7、如何才能确定?讲述: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将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那么生长素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如何才能确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讲解:植物激素的概念,介绍其他植物激素名称过渡:除了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植物体还有哪些部位可以产生生长素,产生后分布在哪?如何运输?引导学生总结: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方式、分布及影响因素,讲解极性运输堂练习:学生讨论49页技能训练堂小结布置作业七、教学评价设计1、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确定组长,上由组长统计组内学生

8、参与讨论的情况。2、堂结束时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性检测,检查学生的堂听效果。八、板书设计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生长素的发现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产生的部位:胚芽鞘尖端生长弯曲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段2生长素成分化学本质:吲哚乙酸(IAA)生长效应物: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3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二、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第三《植物激素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主要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内容。通过观察现象总结向性运动的概念。通过探究活动弄清生长素发现过程及其作用。重点介绍达尔、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100多年前的实验,从而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高中教材中利用科学研究的过程呈现科学知识的部分并不多。生长

2、素的发现过程就是其中比较完整地反映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本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素材。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关,对理解适应性等有重要意义。生长素的内容牵涉到植物的个体发育等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向性运动的概念。(2)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学科王(3)理解植物向光性原因,生长素产生、分布和运输。2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2)运用生长素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介绍,学习科学家

3、的思路、方法观察、假说、实验验证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使一个继承、修正、补充、创新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校绝大多数学生生长在农村,对于植物向光性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过接触,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逐渐增强,面对新奇而富于思考的问题,学生有探究的欲望。学生对求解向光性成因问题,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方法基础。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以及对几位科学家和他

4、们所进行的实验的介绍。使学生体验科学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适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体会知识的得出过程。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六、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投影展示向着窗外生长的植株,组织学生讨论教材“问题探讨”中的讨论题。分组讨论后回答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教师简单总结,并给出植物向光性的定义理解向光性的含义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向光性

5、问题:你有没有想过植物为什么会向光生长?科学家们又是怎样研究这一问题的呢?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投影展示达尔向光性实验示意图。并提出问题:1、实验1和2对比说明了什么?2、实验3和4中为什么要分别遮盖胚芽鞘的尖端和下面一段?3、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部分?4、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给出达尔的结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弯曲。过渡语:达尔的结论是否正确呢?还需要进一步证明。他结论中所说的刺激是否能由尖端产生向下传递呢?要证明该如何

6、设计实验?展示鲍森。詹森的实验示意图,提出问题:通过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肯定学生的结论并进一步提问:尖端产生的刺激能传到下部,那么它为什么能使伸长区两侧生长不均匀呢?展示拜耳实验的示意图,并提出问题:1、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2、通过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讲述:通过以上实验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物质?其化学本质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证明展示温特实验的示意图并提出问题:1、此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2、通过此实验能否知道尖端产生的是什么物质?

7、如何才能确定?讲述: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将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那么生长素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如何才能确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讲解:植物激素的概念,介绍其他植物激素名称过渡:除了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植物体还有哪些部位可以产生生长素,产生后分布在哪?如何运输?引导学生总结: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方式、分布及影响因素,讲解极性运输堂练习:学生讨论49页技能训练堂小结布置作业七、教学评价设计1、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确定组长,上由组长统计组内学生

8、参与讨论的情况。2、堂结束时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性检测,检查学生的堂听效果。八、板书设计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生长素的发现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产生的部位:胚芽鞘尖端生长弯曲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段2生长素成分化学本质:吲哚乙酸(IAA)生长效应物: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3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二、植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