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ID:22765398

大小:28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_第1页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_第2页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_第3页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_第4页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河北省文安县第一中学田宽梅一、教材分析“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激素调节的机理有所理解。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发现、运输及分布。本节编入了“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以科学探索的过程为脉络安排教材内容,以科学发现中折射出的科学研究的严谨与科学的魅力为主线。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

2、验科学探究的曲折及发展历程,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及发展的科学观。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内容的学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必修一和必修二中已经学习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多个包含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对科学研究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②体验发现生长素

3、的过程和方法。2、能力目标:①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②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专业技术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教学难点①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②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及严谨性分析。五、教学方法本节内容在探究胚芽鞘向光生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层层设疑、合作探究设计实验来解决。使学

4、生学会分析实验设计,得出相应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本节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六、教具: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章题导入在第二章我们学习了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高等动物相比,植物形态结构要简单的多,它们没有神经系统,也没有血液循环,植物生命活动的调只有激素调节。【多媒体展示标

5、题:】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联系相关知识,产生疑问。从感性材料入手,激发学生兴趣;专业技术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植物向光性图片】引导学生思考:1、图中植株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2、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这株植物生长方向的改变?这种改变有什么适应意义?3、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获取的相关信息并回答问题:1.植物能弯向光源生长。2.植株弯向光源生长,可能是单侧光引发了生长状况的改变;这种改变使植株更好的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

6、用;3.这种方向的改变发生在植株幼嫩的部分。通过让学生从常见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植物的向光性概念一、植物的向光性概念指导学生阅读P46第一段,找出植物向光性的概念。学生阅读概念,找出概念中的重点词---单侧光。让学生把握好概念。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本节主要通过达尔文、詹森、拜尔及温特的实验来介绍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一)达尔文的实验达尔文利用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作为实验材料,设计的了植物向光性实验。什么是胚芽鞘?【多媒体展示胚芽鞘】介绍胚芽鞘【多媒体展

7、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6达尔文植物向光性实验,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学生学习胚芽鞘结构了解有关的实验材料专业技术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问题1:植物为什么能弯曲生长?问题2:胚芽鞘向光性与哪个部位有关?问题3: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哪?尖端还是尖端下部?问题4: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部分?尖端还是尖端下部?【教师总结】探究一:植物为什么向光弯曲生长?自变量:有无单侧光的照射实验结论:胚芽鞘具有向光性探究二:胚芽鞘向光性与哪个部位有关?自变量:有无胚芽鞘尖端实验结论:向光性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探究三

8、: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哪?尖端还是尖端下部?自变量:遮光部位不同实验结论: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探究四: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但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以下部分。【总结达尔文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影响”,受单侧光刺激后,这种“影响”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设疑】:这种“影响”究竟是什么?【多媒体展示】阅读教材P47詹森和拜尔的实验,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并分组讨论相关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