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10620
大小:6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1
《浅论道德教育视角下的儒家 与关怀 之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道德教育视角下的儒家与关怀之比较道德教育视角下的儒家与关怀之比较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道德教育视角下的儒家与关怀之比较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关怀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会夫义妇顺的德性……儒家宣扬“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孝顺是人最基本的道德行为;爱人,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从爱家庭成员开始进而扩展至爱他人。正如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一》)
2、。[摘要]传统儒家与当代关怀学所倡导的道德教育,在哲学根基上都主张道德发源于情感,道德关系扎根于情境;在教育路径上提倡家庭养育道德品性,实施因材施教。但二者在根本立场与终极目标上却大相径庭,前者以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为己任,后者则追求人格的自由与平等。 [关键词]道德道德教育仁爱关怀 []A[]1007-1539(2013)04-0052-05 根植于儒家仁爱观念的道德教育与女性主义关怀学所倡导的关怀,虽身处于不同的时空,但二者所关注的共通点反映了人们对道德及道德教育的根本诉求,二者的立场差异也映射了
3、人们在时代变化中所取得的人性进步。 一、儒家与关怀对道德教育的共通理解 (一)哲学学根基的共通性 1.以情感作为道德发衍的起始 儒家与关怀皆以情感作为人之道德产生的根基。无论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还是孟子的“不忍之心”,都将情感作为道德发衍的源头。关怀教育的首倡者内尔·诺丁斯也认为,道德发源于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关怀,即一种不想伤害他(她)人并想要推动他(她)人福利的愿望与意念。儒家与关怀皆以情感作为人之德行启动的源头。“仁”作为儒家的核心概念,本身即可从偶发的情感表达与持久的美德品性这两个层面
4、来理解。其道德教育的合理性也建立在这样的逻辑认同上:“仁”是可以通过道德的滋养使得其自一种自然的情感本能成长为一种成熟的美德。关怀也认为,道德需要自然关怀与关怀的共同养育,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化延伸继而由此产生“我应该关怀”的美德。儒家与关怀的价值关怀皆以情感作为主线。“仁”与“关怀”不仅是二者的道德起点,也是铸成二者理想的终极目标。孔子指出,人之所以为“仁”,在于“仁”本身所具有的崇高价值,它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指引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关怀赋予“关怀关系”本身以最高价值,这种价值伴随着关怀活动的实现以及被关怀
5、者的善意回应而产生。 2.主张爱有差等的道德建构模型 西方传统中的主流道德理论,无论是提倡一视同仁的基督教,还是推崇普遍道德律令的康德式学,都是遵循道德原则普遍主义的模式。相较而言,儒家与关怀另辟蹊径,将关注点置于道德情感与行为所付诸的对象身上。儒家提倡“差等之爱”,即根据被爱者的特殊性合理调整主体的道德行为。孟子区分了“亲亲、仁民与爱物”的差别,“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十三》)。对于父母,爱的承载方式是亲;对于朋友,爱的承
6、载方式是仁;对于别的生物,爱的承载方式是怜惜。进而言之,“以物待物,不以己待物,则无我也”(《二程遗书·明道先生语一》)。关怀也建构了关怀的圈层结构以区别不同的关怀行为。诺丁斯认为,以关怀者为圆心,以不同的相遇关系为环形构成关怀的圈层结构,他(她)者与关怀者的相遇频率与强烈程度决定着关怀的可能性及其实现深度。频率越多、程度越强烈,享有的关怀行为可能也越多越深,就其现实性而言,处于外圈的陌生人则不易引发关怀者的关怀。 由此可见,儒家与关怀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仁与关怀所建构的道德关系焦点应该放在被爱者(被关
7、怀者),因而形成了其独特的道德教育实践方式。诺丁斯提醒关怀者要时刻关注被关怀者的需求与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关怀行为。在孔子看来,理想的教育就是根据被教育者的理解程度与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教育策略,即因材施教。 3.主张情境关怀的道德处理方式 在西方传统中处于至道德教育视角下的儒家与关怀之比较论文资料由.提供,地址.高地位的普遍原则,在儒家与关怀中被当作实现“仁”之理念或展现“关怀”的策略。儒家并不推崇道德律令的绝对性,反而主张原则需要跟随情境的变迁而转变,正所谓君子变则通,通则达。关怀并不否认道德
8、原则的指导效用,只是对试图将道德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独断性予以谨慎的怀疑。因为具体情境的发生不能拷贝,强硬复制原则无法指导人们解决所遭遇的所有道德困境。诺丁斯强调,关怀并不试图通过“你应该”或“你不应该”这类绝对命令紧缩人们的道德需求,相反,应该把这些判断扩展到事实与情感的领域,并且考虑具体情境与特殊需要的因素,必要时可以为了信仰和责任而暂时将绝对判断搁置一旁。普遍的道德原则必须扎根于特定的道德情境,并切实反省是否有违更高层面的“仁”或“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