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844870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1
《小学社会课程与教学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社会课程与教学论》复习纲要一、单选题填空题1、对近代科学作出系统分类的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首先提出综合化教育理论依据的是德国近代教育家赫尔巴特。2、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小学课程纲要》,在初级小学阶段合并卫生、公民、历史和地理为社会课。3、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可归结为“三项任务”,即思想教育、能力培养和基础知识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木能力、基础知识)。4、爱国主义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程教育的永恒主题。民族精神教育是思想品徳教冇的根基。5、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儿童社会生活),点面结合
2、,综合交叉,螺旋上升。6、品德与社会课教科书内容的编排,3—4年级侧重于家庭、学校、社区与家乡,5—6年级侧重于祖国、世界。7、一般说来,低年级的教科书往往采用主题-课题式的编写方式,较高年级的往往采用单元-课题式的编写方式。8、小学课程应以综合课程为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主要是教科书)。9、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选编的供教学活动使用的基本材料。10、几种主要的教学过程阶段理论①、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四个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②、赖茵的“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③、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和“从做中
3、学”为基础的教学过程阶段理论,分为五个部分: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说;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检验来修正假设、获得结论。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11、体验式教学过程的主耍特点:身体性、自主性、互动性。12、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以下儿点:①、谈话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②、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③、教师在谈话结束后要进行总结④、教师要掌握谈话的技巧13、辩论法(1)、辩论的过程是正反两方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2)、准备阶段:①确定合适的辩题。一般选取学生普遍关心的、有争议的和具有教育意义的辩题。②、明确学生分工③、确定
4、辩论规则④、确立评分标准⑤、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地点开展辩论会14、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理论、目标、条件、程序、评价15、以接受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16、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①、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②、实现评价的“真实性”、“过程性”原则③、遵循多元化的评价原则④、实现德育“知情意行”并举的原则17、品徳与生活、品徳与社会课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宄者、课程的建构者,应具有高尚的思想和道德、执着的敬业精神、健康的心理,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应具有专业素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5、课教师的发展要求树立终身学习观,更要关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其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自我学习与实践、教学创新与科研。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课程的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4做人(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屮建构课程的意义(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屮关于该课程的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提高德冇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2、
6、中美两国品徳与社会、社会科教育任务比较表差异性共同性以培养学生的公民基本素质为主旨提出三维B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习能力与社会能力方面(含方法和经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方而屮国:强调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美国:强调民主观念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3、简述品德与社会课的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分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爱亲
7、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W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W际视野: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能力与方法方面: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学习从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