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725488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1
《从刘松年《四景山水图》看南宋山水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刘松年《四景山水图》看南宋山水特征TEXT/张维维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的萌芽时期,山水画的形成与当时玄学思想盛行、玄学之士标榜隐逸有关。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谢赫的《画品》、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徽的《叙画》等画论提出的“传神论”、“六法论”、“畅神论”、“山水画创作应强调‘情、致’”等观点为山水画的起源探讨了可能性,山水画最终从人物故事画中的背景中独立出来。山水画在隋唐时真正出现,展子虔、李思训开创金碧山水,后为宫廷绘画及民间宗教画继承;王维以诗入画创破墨山水,对文人画的形成奠定基础。五代时期,形成以荆浩、关仝为代表描绘北方重峦峻岭和以董源、巨然
2、为代表描绘南方秀丽风光的山水画。以上便是山水画发展的大致线索。进入宋代,山水画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呈现枝繁叶茂的可喜态势。北宋初年,以李成、范宽成就最高,中后期有米芾父子创造的表现江南烟雨迷蒙的“米家山水”;燕文贵的集山水界画于一体的“燕家景致”;赵令穰为代表的富有诗情的小景山水;以及王希孟、赵伯驹等人以臻丽细密著称的青绿山水。靖难之变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随着宋室南移,一系列的变革影响了画风的转向。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为代表的画家以清奇峭拔的形象和简括的笔墨章法,集体构成了南宋山水画的独特特征。据《图绘宝鉴》卷四《宋·南渡后》记
3、载:“刘松年,钱塘人,居清波门,俗呼为暗门刘。淳熙画院学生,绍熙年待诏。师张敦礼,工画人物、山水,神气精妙,名过于师。宁宗朝进《耕织图》称旨,赐金带,院人中绝品也。”刘松年与马远、夏圭齐名,在山水画、人物画两个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从历代著录的作品名目来看,他既画过许多人物故事画,也画过不少山水画。可惜流传下来的并不多,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四景山水图》是公认的真迹。《四景山水图》设色绢本长卷,每幅纵40厘米,横69厘米。分四幅绘春、夏、秋、冬四景,描绘了幽居于山湖楼阁中的士大夫闲适的生活。全卷画风精巧,彩绘清涧,季节渲染十分得体,笔墨苍逸劲健。第一幅为春
4、景(如图1),画远山、庄院、小桥、柳堤,桃李争妍,杨柳飘拂,湖水迷蒙,草树生长,呈现出一片大好春光。堤上二人牵马向小桥走去,堂前童仆也在忙碌,似是刚随主人游春归来的情景。第二幅为夏景(如图2),画湖边的水榭亭阁,庭前湖石与花木,庭侧绿柳阴浓,水面睡莲点点,凉台以石砌成,周围竖立着栏杆,水阁伸向湖中。一男子端坐纳凉观景,侍者立于柱侧。第三幅为秋景(如图3),画山石与乔木环绕的庭院,经霜后的树叶色彩斑斓,左侧有小桥通往堤径,山色空蒙,湖水浩淼。主人在半敞的室内独坐,稍远处的侍者正在烹茶。第四幅为冬景(如图4),画湖畔的四合院,乔松高耸,积雪覆盖了翠竹和屋
5、顶、地面,直到远山和近处,到处银妆素裹。后庭一女子掀帘探看,似对寒风心存畏惧,而桥头一老翁骑驴打伞,在侍者的引领下前行,似乎很有踏雪的兴致。细看《四景山水图》,我们不难发现南宋山水有别于北宋乃至北宋以前的山水,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四景山水图》中的夏景,看得出画家与李唐的师承关系,他对李唐风格的迷恋以至他非常明确和毫不犹豫地将“斧劈”山石置于前景一角。斧劈山石的大量运用是南宋山水的特征之一:“斧劈皴”乃李唐所创,斧劈皴的画法是用毛笔,侧锋、方笔横向在纸上刷出,起笔重,收笔轻,有些像楷书的“撇”和“挑”。开始藏锋顿笔,然后快速直线挑出,出锋时要轻,
6、有时带有“飞白”的笔意。形成头重尾轻、头湿尾干的短直笔触,不是细线,而是状如三角形或钉头形的小面,十分有力。这种斧劈皴画出来的石头,看起来非常坚硬结实,真的像用斧头劈出来的一样。李唐是公认的开创这种新风的一代宗师,他的《万壑松风图》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此后的马远、夏圭又将其“斧劈皴”分别发展,马远创造出了大斧劈皴,而夏圭在斧劈皴基础上改良成“拖泥带水皴”,这就是南宋水墨面皴的传递和发展,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使之完善,为后世树起楷模。《四景山水图》虽名为山水,人物活动却清晰可见,并且人物活动在山水画中所占比重增加,从“无我之境”转为“有我之境”。春景中的倦
7、游归来,夏景中的纳凉赏景,秋景中的养神品茗,冬景中的骑驴踏雪,都表现了人与山水自然的关系,此可视为南宋山水的特征之二。随着人物活动的增多,人物在画面中起的作用不再仅仅是点景,有的甚至带动了整幅画面的气氛,画境也几乎成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如《四景山水图》中的冬景,女子的探看与老翁的出行仿佛是人们之间的渐行渐远,一人坚守原地,一人正在远离,也许未曾相聚也许就此告别,未知的臆想给画面增添了萧索、孤寂的感觉。同样,在李唐的《清溪渔隐图》《溪山渔隐图》、马远的《踏歌图》《竹涧焚香》、夏圭的《山水十二景图》《松溪泛月图》等都能看到人物活动的大量出现。在《四景山水图
8、》中画家不假思索地使用了从李唐那里得来的有力的线条和“斧劈”笔法来表现山石,堤岸则使用淡墨横扫,画家通过雾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