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昌歜补正

《左传》昌歜补正

ID:22167569

大小:59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左传》昌歜补正_第1页
《左传》昌歜补正_第2页
《左传》昌歜补正_第3页
《左传》昌歜补正_第4页
《左传》昌歜补正_第5页
资源描述:

《《左传》昌歜补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左傳》“昌歜”補正蘇芃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左傳·僖公三十年》:“冬,王使周公閱來聘,饗有昌歜、白黑、形鹽。”杜預注:“昌歜,昌蒲葅。”孔穎達疏:“昌歜,饗之所設必是籩豆之實。《周禮·醢人》‘朝事之豆,其實有昌本、麋臡’,鄭玄云‘昌本,昌蒲根切之四寸爲菹’。彼昌本可以爲菹,知此‘昌歜’即是昌蒲菹也。齊有邴歜,魯有公甫歜,其音爲觸。《說文》云‘歜,盛氣怒也。從欠蜀聲’。此‘昌歜’之音相傳爲在感反,不知其字與彼爲同爲異。徧檢書傳,昌蒲之草無此别名,未知其所由也。”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第1831頁。孔穎達最早提出關於“昌歜

2、”之“歜”音義的疑問,顧炎武《日知錄》對此作出考證:“今考顧氏《玉篇》有字,‘徂敢切,昌蒲俎也’。然則《傳》之‘昌’正合此字,而唐人已誤作‘歜’。是知南、北之學,陸、孔諸儒,猶有不能遍通。”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56頁。該說亦見於顧炎武《左傳杜解補正》:“歜字誤。《玉篇》作‘’,徂敢切,菖蒲葅也。”《清經解清經解續編》第1冊,鳳凰出版社,2005年,第5頁。顧氏之後,關於“昌歜”的認識,觀點有二:一類認同顧說,以“歜”爲“”之誤,清代學者陳樹華陳樹華《春秋經傳集解考正》卷七:“《玉篇》‘’字諸家俱

3、未之及至亭林顧氏始舉出。”《續修四庫全書》第14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34頁。、沈欽韓沈欽韓《春秋左氏傳補注》卷四“有昌歜”條用顧說,《續修四庫全書》第125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4頁。、丁晏丁晏《左傳杜解集正》卷三“又傳饗有昌歜”條用顧說,《續修四庫全書》第128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26頁。等皆述顧說,高郵王氏父子亦持此說,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王念孫《廣雅疏證》卷第八上《釋器》:“、鮆、鮨,鮺也。……《說文》:‘䰼,鮺也。一曰大魚爲鮺,小魚爲䰼。’《玉篇》作‘’,音才沈、才感二切。僖三十年《左傳

4、》注云:‘昌歜,昌蒲菹也。’《釋文》‘歜,在感反’。在感與才感同音。昌蒲菹謂之歜,猶魚鮓謂之矣。”王念孫《廣雅疏證》,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45頁。王引之《經義述聞》卷十七“昌歜”:“《廣韻》入聲一屋,,《說文》本才六切,歍也,‘才六’之音轉爲‘在感’,乃幽、侵二部之通。從鼀聲,而音在感切,猶燅從坴聲,而音徐鹽切,鼀坴皆以爲聲也。若從蜀聲之字,徧考諸書無讀入侵部者,以是知其當從鼀,不當從蜀也。特以字或省作,黽字隸書作,與蜀相似,故傳寫者誤作歜。《史記·倉公傳》‘肝氣濁而靜’、‘心氣濁躁而經’、‘腎氣有時閒濁’、‘心脈濁’,徐廣並云‘

5、一作黽’。可知‘黽’與‘蜀’字常相亂也,‘歜’爲‘’之誤,‘’爲‘’之省,依字正當作‘’。爲《左傳》音者,有服虔、嵇康、高貴鄉公諸家,《玉篇》作‘’,音徂感反,蓋師承有自矣。《廣韻》雖誤作‘歜’,而亦音徂感切。孔氏《正義》亦云‘昌歜’之音相傳爲在感反,段氏乃欲改爲尺玉切,而云香氣觸鼻,故名昌歜,我未之前聞也。”王引之《經義述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14頁。日本學者安井衡《左傳輯釋》安井衡《左傳輯釋》,台北:廣文書局,1987年,卷七第5頁。和竹添光鴻《左氏會箋》竹添光鴻《左氏會箋》,台北:天工書局,2005年,第532頁。皆用王

6、引之《經義述聞》之說。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亦用王說:“昌歜之歜,據《釋文》,不音觸,而音蠶上聲。王引之《述聞》謂當作,傳寫致誤,或然。”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第482-483頁。另一類觀點否認顧說,别立新解。以段玉裁、朱駿聲、劉文淇、劉壽曾等爲代表,具體意見如下: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欠部》:“歜之讀在敢反者,語之轉也。與歜同在三部,音轉皆可入八部,是以《玉篇》云‘亦徂感切,昌蒲葅也’。蓋古本《左傳》有作‘昌’者,二字可相假借,皆可讀屋沃本韵之音,非必定當在敢反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1

7、2頁。朱駿聲《春秋左傳識小錄》卷上“有昌歜”條:“按歜者,欿之誤字,借欿爲灆也。灆,葅也。故歜相承讀如諂音不誤,《玉篇》所引則又誤作,字必無徂敢切之理。”朱駿聲《春秋左傳識小錄》,《續修四庫全書》第125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53頁。劉文淇、劉毓崧、劉壽曾《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黃承吉云:‘段氏《說文注》云:“言昌陽氣辛香以爲葅,其氣觸鼻,故名曰昌歜。”其說至當;然又狃於《玉篇》字之音訓而云:“蓋古本《左傳》有昌者,二字可相假借”,則非也。蜀之制字,其義本同於觸,故觸之字起於蜀。《說文》解蜀字,謂“葵中蟲,上目象蜀頭形”者,正

8、是上觸之象,故加蜀以角,則爲角之觸,加蜀以欠,則爲氣之觸。《說文》解歜爲盛氣怒者,是氣觸之本字也。後經籍中一切引伸,皆通用觸字,因於氣觸,亦書爲觸,而置歜字不用,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